翻 墙:http://tinyurl.com/3e3k442 全文:http://is.gd/1SzG66 唇亡齿寒的故事众所周知耳熟能详,晋献公用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碧贿赂虞公,两次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结果虢国被灭,虞国也成为晋国的盘中餐。其实早于虞国被灭的47年前,虞公就曾因贪图别人的美玉而被夺去江山,因为虞公没有吸取教训,最终还是栽倒在美玉上而彻底亡国。那么,虞公为什么对美玉情有独钟,垂棘之碧又是何方宝贝能够令虞公"前腐后继"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呢? 据《左传》记载,早于唇亡齿寒故事47年的公元前702年,虞公因贪图美玉和宝剑而失去了封国,而且这次亡国与虢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鲁桓公十年,虢公担任周王朝的卿士,不知什么原因与自己的下属詹父交恶,作为一国之君的虢公竟然拿自己的属官没有办法,跑到周天子面前诬陷詹父,但谎言被詹父戳穿,于是詹父就率领军队打跑了虢公。虢公避难到了虞国自然带了不少金银财宝,但却恰恰缺少美玉,虢公深知虞公偏爱美玉,就提醒虞公说,我听说你弟弟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为什么不向他求取?于是虞公向弟弟索要,没想到当即遭到虞叔拒绝,但过后虞叔就后悔了,虞叔说:"周人有句俗语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何必留恋这块宝玉,而招来祸害呢?"虞叔恋恋不舍地将宝玉献给了虞公。 不久,虞公听说虞叔还有一口宝剑,于是贪心又起,这次虞叔说什么也不答应了,虞叔说,虞公这样贪得无厌,今天要玉,明天要剑,保不准后天要什么,我给了他就会助长他的贪欲,不给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于是虞叔率领亲兵将虞公赶出了虞国。按说这样惨痛的教训绝对能够使虞公警醒,然而令人惊奇地是,47年后,他竟然再次因为美玉而成为彻底的亡国奴。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看来荀息阴谋灭掉虢、虞之前是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他深谙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对虞公投其所好,用晋国的国宝——垂棘之璧贿赂虞公,那么垂棘之璧为何有如此魔力? 清代沈钦韩《地名补注》认为垂棘是晋国的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县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与此同,并说"垂棘出美玉。"《曲沃县志》载,西吉必,在曲沃县城东8.5公里。传为春秋晋国垂棘故地,以产玉闻名。《左传》载晋国假途灭虢,以垂棘之璧重贿虞公,即指此地。后改名棘璧,因金代完颜亮求璧于此,掘地3尺,民不堪其苦,故改吉必,今分东、西吉必。据此,后世专家学者认为,垂棘之碧就是一种珍贵的美玉。那么它究竟是何种美玉?恐怕没人说得清楚,正是由于史籍中关于垂棘之碧的记载极其稀少,所以留给后人巨大的争辩和猜测空间,也繁衍出五花八门的传说。 五花八门的传说 一,夜明珠说:班固《西都赋》有"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之句,这里将悬黎、垂棘都视为一种夜明珠。传说夜明珠能够在夜间发出色泽晶莹的光芒,古代又称夜明珠为夜光碧。东晋王嘉《拾遗记》载,昔始皇为冢,敛天下瑰异,生殉工人,倾远方奇宝于冢中······衔火珠为星,以代膏烛,光出墓中,精灵之伟也。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悬明珠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古代,王公贵族无论生前死后都以夜明珠炫耀其富有。 二,水晶说:棘,是象形文字,《墨子》有"三棘六异"之说,水晶就像荆棘一样丛生于洞的顶部、碧部和底部,所谓"三棘"就是水晶晶簇,垂棘是顶部的意思,"六异"代表水晶发出的六种色泽。 三,异族之宝说:《礼记·王制》云:"屏之远方,西方曰棘",郑玄注:"棘当僰"。认为棘是西方游牧民族之一。《诗经·小雅·采薇》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等句,其中,猃狁、棘都是戎族的部落名。《左传》有"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的叙述。晋曲沃武公为拓展疆土大力剿灭狄戎,获得了不少狄戎珍宝,垂棘之碧就是其中之一,《韩非子》说,荀息要用垂棘之碧贿赂虞公时,晋献公曾曰:"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 此外还有翡翠说、宝石说等等,尽管垂棘之碧是美玉的说法已经被公认,但最终还是没有盖棺定论。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说过:"故正名辩物,唯古为难"。其实,垂棘之碧到底为何方宝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重要作用,其放射出的光芒永远光鲜照人。垂棘之碧与和氏璧、随侯之珠都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民族瑰宝,虽然它们价值连城,但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给我们留下的只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 回头再说说因玉亡国的虞公,虽然垂棘之碧如此昂贵,也不能爱美玉胜过江山。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不少,其原因不外乎耽于酒色或荒淫残暴,然而虞公因嗜好美玉而两次成为亡国奴,的确令人无语,古语曰,玩物丧志,像虞公这样玩法,的确玩大发了。 RSS全文订阅中国禁闻,不翻墙看禁网,SSL全程加密,安全可靠方便 | Email订阅 本文标签:翻墙垂棘之碧到底是什么宝贝?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