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http://tinyurl.com/3e3k442 直连: http://is.gd/1SzG66 赵紫阳眼中的〝六四事件〞 2009年5月29赵紫阳出版《改革历程》一书,,书中谈到了六四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以及赵紫阳对〝六四事件〞 的看法。 书中表露,赵紫阳同情学生,认同学生的举动,认为学生的要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称赞胡耀邦清廉,并赞同胡耀邦的改革。对学生上广场悼念胡耀邦的行为也是支持的。 书中披露,在对〝六四事件〞 的定性中,邓小平主要听取李锡铭与陈希同的汇报。 李锡铭与陈希同将学潮情况讲的非常严重,他们把个别学生的过激言论,特别是对邓小平个人的过激言论加以宣扬,把学潮说成是反对共产党的,针对邓小平的。 书中还披露,李鹏、李锡铭与陈希同是将学生运动定性为〝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政治斗争〞的始作俑者。 书中称,在决定首都戒严的表决上,李鹏、姚依林是强硬派,乔石和胡启立则是温和派,邓小平则对学潮主张采取强硬方针,认为学潮影响稳定。于是在听了汇报以后邓小平当即同意把学潮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提出〝快刀斩乱麻〞加以解决。 同时在书中还谈到了,〝六四事件〞的发生最先是因悼念胡耀邦引起的。但是最后转变为〝反革命暴乱〞其中的转折是〝四.二六〞社论的发表,书中说,本来已经平息并复课的学生们因为〝四.二六〞社论的发表,再次愤怒上街,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流血事件。 李鹏六四日记 那么同为当时的最高层领导人,六四事件直接决策者李鹏又是怎么看待〝六四事件〞的呢? 未出版却在广为流传的〝李鹏六四日记〞中,摘录了李鹏89年4月15日至6月24日的日记。日记中,李鹏对六四的表述一直是用〝动乱〞一词,认为学生的游行是资本主义要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学生运动是中国又一次的〝文化大革命〞。 另外,在他的日记还透露了他与赵紫阳之间的矛盾,并认为是有人事前预谋,把他推到最前线。日记还对赵紫阳及其政治改革进行了抨击。 李鹏在日记中认为,赵紫阳将中国〝六四〞前的经济不振与〝六四事件〞的发生都归罪于邓小平。 李鹏〝六四日记〞说,1989年5月16日,赵紫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戈尔巴乔夫。赵紫阳在会晤中除了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外,还大谈政治体制改革。日记说,赵紫阳认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下去。赵紫阳还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党政分开,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积极地推进。 5月16日,中苏两党的总书记——赵紫阳与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会晤。这是赵紫阳在中共电视上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李鹏六四日记说,〝对于当前中国发生的动乱,这是最严重、全国和全世界都倍加关注的事件,赵紫阳几乎没有表示什么态度。赵紫阳却出乎意料地介绍了邓小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邓小平掌舵,在处理重大问题时要向他通报,向他请教。〞 李鹏六四日记评论赵紫阳这番话说,赵讲的话本身虽然符合实情,但值此国家动乱危亡之秋,他选择这样一个时机,讲这一段话,其用意就耐人寻味了。 李鹏认为,在派军队进京实施戒严的决策中,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其日记的电子版文件中原文表述如下:〝5月17日邓家开常委会时,邓小平说:措施不坚决不行,不迅速不行,我想的办法是戒严……戒严是我的主意,实行戒严如果是个错误,我首先负责,不用他们来打倒,我自己倒下来……将来写历史,错了写在我账上。〞 分析认为,在赵紫阳和李鹏的眼中,〝六四事件〞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他们对整个事件是如何看待的,他们对事件心里有无愧疚,作为中共最高层的领导他们一起经历了并处理这件事,那么他们与〝六四事件〞被历史永远记录在一起。 不过,李鹏和赵紫阳眼中的〝六四〞与历史的真相究竟有远,只有等真相揭开的那一天了。 本文标签:乔石, 六四事件, 政治, 政治改革, 新唐人, 民主, 翻墙, 胡耀邦, 赵紫阳, 邓小平, 陈希同李鹏与赵紫阳眼中的〝六四〞 离真相有多远?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