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和中共勾搭的下场 旺中眼看要散摊子了

 

台湾《中国时报》出现离职潮

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有条件通过旺旺中时集团并购案(下称"旺中案")的效应持续延烧,《中国时报》副总编辑何荣幸及副总主笔庄佩璋、记者游婉琪等人,因并购案后引发围剿学者及学生的风波,分别向集团高层递出辞呈与办理退休。

  一位《中国时报》记者向财新记者表示,从7月25日"旺中案"爆发以来,报社承受着来自外界关于丧失新闻专业的批评压力,不但基层记者士气低落,高层编辑与企业主的关系也十分紧张。"内部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压抑,而且许多资深记者也酝酿跟进,应该会有第二波离职潮。"

  "媒体成为被台湾社会质疑的对象,这是让很多怀抱理想的记者最难熬的事。"该记者也提到,许多一线记者无法认同公司在"旺中案"处理新闻的方式,但仍须"挂名"报导,最后被网友人肉搜索,身心承受巨大压力。

  "旺中案"是指的是NCC以附带条款方式通过旺中集团收购台湾第二大有线电视系统中嘉集团后,引发的反旺中浪潮。学术界、民间团体及文艺人士不断发起抗争行动,认为已跨足平面与电子媒体的旺中集团,若再并购收视户占全台湾27%的有线电视系统中嘉集团,将拥有水平跨媒体资源,以及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控制权。

  7月26日,当《中国时报》以全版篇幅报导反旺中学者黄国昌"乱丢烟蒂"以及"疑似花钱请学生当走路工抗议"的新闻后,更激起社会"反旺中"的声浪持续升高。而一位大学生因为在Facebook上转贴游行照片,质疑中时集团主导游行抗议,最终却被中天新闻披露个人资料,《时报周刊》副总编辑也扬言对学生提出起诉。

  直到8月9日,《中国时报》副总编辑何荣幸在个人Facebook上以《我见我思:北风与太阳》一文,间接证实自己向旺中高层请辞,也成为 "旺中案"爆发以来,首位发难的中时员工。

  何荣幸标注这是他在《中国时报》"第一篇无法刊出的'我见我思'评论"。这篇文章以"北风与太阳比赛"的伊索寓言比喻威权机构与公民社会的力量,隐喻旺中集团与反旺中的公民抗议声浪。

  他在文章开头指出,台湾社会始终有股力量,在漫长的戒严时期努力对抗北风,这股力量来自校园里的教授与学生,也来自校园外的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更来自走上街头的升斗小民与平凡百姓,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迎来温暖的太阳。

  何荣幸指出,若政府犯规,监督政府的媒体会施予监督压力;而若是媒体犯规,台湾社会的机制就会发出红灯警告,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媒体不再"踩红线"。

  他举壹电视"动新闻"事件为例,壹电视申请广电执照时曾因"动新闻"风波被卡,便是因台湾社会高度忧心"动新闻"踩到红线,该媒体集团公开道歉展现反省诚意后,执照才顺利过关,社会期待它是能够呈现真相的太阳。

  话锋一转,他引述近日前《中时》社长王健壮《媒体不应也不必与学者为敌》一文,认为学者只是当代公民机制的成分之一,何荣幸认为更精确的说法,应是"媒体不应也不必与公民机制为敌"。

  何荣幸评论近日旺中媒体集团近日有关"学者花钱请学生"抗议事件的报导,指媒体本身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开枪,就必须承担公民机制"在同样证据不足的情况下de 反击"。

  何荣幸说,"有人扬言控告学生到底,那是不知今夕何夕再度吹起的北风。"

  在文章的最后,何荣幸不点名地表示,媒体应认真想想北风与太阳的故事,在处理涉己事务时不要成为北风,秉持新闻专业成为太阳,公民机制就不会为了防止北风而自动集结,大家共同为社会充满温暖的阳光而反省努力。"如果你认为我是在说某件事,是的,我就是在说那件事。"

  曾任《中国时报》总编辑、中天电视总经理的陈守国也在个人Facebook发表文章《不舍》,提到总主笔及副总编辑提辞呈,而且听说还有几位优秀的时报人正处于天人交战状态,内心感到有几分愤怒,也有许多不舍。

  陈守国提到,近三年来,对时报未曾口出恶言,原本期待旺中集团总裁蔡衍明可以融入媒体生态文化,但他的期待还是落空了。

  "时报在追杀黄国昌的新闻处理上已完全失格,而蔡老板面对排山倒海的指责,据说还认为内部不够团结、力道仍不足。"

  "时报内部写了一封信给老板,期待进行体制内改革与反省,结果是蔡董大怒,有人出走。"

  陈守国最后做出结论,"时至今日,对蔡董的期待已没有必要,时报的品牌形象也已然模糊,但是对于决定离开的,及选择留下継续为理想奋斗的,我很能体会两种心情,也都深觉不舍。"

【财新网】(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来源:

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

和中共勾搭的下场 旺中眼看要散摊子了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68219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