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唐僧取回的经文不是印在纸上的(图)


唐僧取回的经文不是印在纸上的


人类发明文字之后,便进入书写的历史。从兽骨、龟甲上的字符,到石头上的石鼓文;从青铜器上的金文,到竹简和木牍上的古文,再到丝绸制作的帛书。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类尝试用各种天然材料书写历史,贝叶经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电视剧《西游记 》里,我们看到唐僧从西天取回的佛经,是印在纸上的,后来掉到河里浸湿了,晾晒时,还被风刮跑了两张。但事实上,当时唐僧取回的经文,并不是印在纸上的。那么,真实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有各种珍贵的经书典籍,如《古兰经》《东巴经》、水书等,其中的贝叶经尤其独特。专家介绍,唐僧西天取经,带回来的正是这种贝叶经。


那么,什么是贝叶经呢?


贝叶,就是贝多罗树的叶子。贝多罗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木本植物,叶子宽大、质地细密,经过特殊加工,就成为取之不竭的书写材料。在贝叶上,用铁 笔刻写下佛教经文,就成了贝叶经。据史书记载,公元645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经文就全部是贝叶经。这些贝叶经,后来被珍藏 在西安大雁塔中。那么,民族博物馆里的这几册贝叶经又来自哪里呢?原来,这几册贝叶经,是上世纪50年代,在西双版纳发现的。专家推测,其刻写的年代,大 约是在清代。历经岁月磨损,它却依然完好如初,长条形的贝叶上,密密麻麻刻写着经文,中间一根细细的绳子,将一片片贝叶有序地串联起来。然而,仔细辨认贝 叶上的经文,却全然不是我们熟悉的汉字。贝叶经上刻写的是傣族的文字——傣文,而刻写的内容,是南传教的经文。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中国 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其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字属于拼音文字类型, 为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傣族居住的云南地区,植有贝多罗树,傣族人民用贝叶刻写佛经,将其视为“修功德”和“祈福”的方式。


贝叶经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纸术传入之前,古印度人用贝叶书写文字,佛教徒用贝叶刻写佛经。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与丝绸、瓷器一起,沿丝 绸之路进入印度,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所以,玄奘公元7世纪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是贝叶经。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玄奘带回来的贝叶经,就是传 到中国的第一部贝叶经。事实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贝叶经传到中国。史书记载,公元65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金人头顶闪耀着日月光 辉。醒来后,汉明帝去找大臣圆梦。大臣告诉他,金人是天竺国的神,叫做佛。于是,汉明帝派遣12位使臣前往天竺国取经。数年后,使臣们不仅从天竺请来了两 位佛教大师,更用白马驮回了许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这便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批贝叶经。


现在看来,以贝叶作为书写材料,不仅绿色环保,更因为贝叶的长度与人的肩膀等宽,且书写为从左到右,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更为独特的是,经过特殊处理,贝叶经不仅防虫、防水,还经久耐用,历经千百年而能形神不改。


令人欣慰的是,贝叶经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至今仍被傣族人民沿用着,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单。贝叶经的制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取贝 叶。用刀将贝叶修割整齐,八片十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好后,用细沙搓洗干净,压平、晒干;第二步,制匣。在专用的两片木匣两端各钻一个小孔,把 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沿木匣两边的小孔用钉子给贝叶打孔、穿绳,装订成匣。最后,给贝叶打上墨线,以方便刻写;第三步,刻写。 用铁笔沿墨线刻写傣文,再用植物果油混合锅底灰,涂抹于贝叶上,最后用湿布擦拭。如此一来,铁笔刻写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在贝叶上了。装订成册后,还要在贝叶 边沿涂一层金粉或红、黑漆,不仅起到保护作用,更是一种极好的装饰。


然而,在贝叶经的发源地印度,由于宗教之争、战乱等原因,贝叶经几乎失传。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的贝叶经保吁下来的也十分稀少。因此,中央 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的这几册贝叶经,便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国家珍贵文物。贝叶经的内容,除佛教经典外,还有很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被称为 傣族的“百科全书”。这些贝叶经,成为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作为我国多民族文化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在增进民族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具有极高的 文化历史价值。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本文标签:,






via 唐僧取回的经文不是印在纸上的(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