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

漫话英伦:英国急需工程师百万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5月24日讯】( 中文网 )一面是百万青年待业,一面是百万工程师的缺口。重振经济需要工程师,英国学 生为何不热衷学工程?


英国,曾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程师的摇篮。


或许应该反过来说,英国,因为有众多杰出的工程师,才会领导一场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工业革命。


工程师的摇篮里空荡荡的


“铁道之父”史蒂芬森,逢山开洞、遇水架桥的布鲁内尔,载入史册的英国伟大的工程师人们耳熟能详。


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大国的辉煌虽已不再,但人们或许觉得意外的一个事实是,今天,工业和制造业仍然占英国GDP的近四分之一,是零售业的三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场世纪经济危机,让英国人认识到,要重振英国经济,不能光靠“倒腾”钞票的金融业,需要实打实的生产东西,让工业重新成为带动经济的火车头。


然而,英国正在面临一场严重的工程人才荒。


英国本国学工程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与需求之间,每年的缺口是4万人。英国皇家工程学会的报告说,到2020年,英国需要125万工程科技人才,才能帮助英国走出经济衰退。


想起大铁锤,形象不够酷


合格的工程人才短缺,是因为选学工程的学生日渐稀少。


英国学生中,选学工程技术的只占总数的6%。而要满足目前的行业缺口,英国21岁青年中,学工程的人至少应该有五分之一。


男孩子不愿学工程,女孩子选学工程科技的更少。英国物理学会的调查发现,去年英格兰的公立中学报考大学的学生中,有一半的学校没有一个女生选学物理。没有一个!


事实上,英国女工程师的比例,低于任何一个国家。


为什么英国孩子对学工程“不感冒”?原因是复杂多重的,但根本的因素之一,是人们对工程的印象和理解。


维多利亚时代,工程师是令人崇敬的职业,因为他们修的铁路、建的钢厂,不但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今天提起工程,人们联想到的仍是昔日的辉煌,是重工业、建筑业。修桥铺路、搬砖弄瓦、风雨 油烟。一句话,缺乏吸引力,不够酷!


WWW与21世纪的工程


这就要说说奖金一百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the Queen Elizabeth Prize for Engineering)。


英国与皇家工程学学会联合颁发的首届女王工程奖,将在下个月举行颁奖仪式。这个奖由五人分享。我这里不妨列出获奖者的名字:Sir Tim Berners-Lee,Robert Kahn,Vinton Cerf,Louis Pouzin,Marc Andreessen。


这些名字大家一定很陌生,顶多是列在首位的蒂姆爵士(Sir Tim)稍微有所耳闻。


他们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却与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息息相关。今天无所不在的www(world wide web)就是蒂姆爵士在上个世纪80年代琢磨出来的。对彻底改变了人类通讯乃至生活、行为方式的互联网,五个人都从不同层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工程奖奖给了搞互联网的?做网络的也是工程师?这恰恰是评委会把首届女王工程奖授予这五个人的良苦用心。


评委会阐述授奖理由时说:人们一想到工程,往往联想到重工业、建筑业。这意味着,许多富于创造力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不会考虑选择 工程作为事业发展方向。


这个授奖,就是要传达现代工程的“激情活力”和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


工程,英国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


评委会主席布朗爵士(Lord Browne)说,英国一面是百万青年找不到工作,一面是工程领域里合格的人才匮乏、有工作没人做得了,这显然不对头。


布朗爵士说,中国 和印度每一年就培养 50万名工程师。英国如果还不猛醒,在未来 世界经济中将失去立足之地。他呼吁要为英国经济振兴培养200万名工程师。


布朗爵士把女王工程奖形容为是“工程领域里的诺贝尔奖”。一百万英镑的巨额奖金,用布朗爵士的话说,一是要彰显世界最伟大的现代工程成就,二是要向年轻一代表明,工程领域的多样性、创造性、实用性和重要性。


如果布朗爵士的话还不够动听,一百万英镑的奖金或许能打动若干年轻的心?


Email订阅禁闻 |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 , ,






via 漫话英伦:英国急需工程师百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