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一人又一故事》


bookreview-350.gif





天地 图书馆出版﹕《一人又一故事》。 作者﹕ 106名记者




记者的职务就是把社会大众关切的事报道出来,因而,市民大众可透过传媒,获知本土甚至世界不同角落发生了什麽事。正因如此,记者往往要跑到最前线採访,即使危险也到前线採访。埃及近日发生的军警枪杀示威市民,造成死伤枕藉,有两名记者因採访而殉职。


记者在採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及威胁,鲜为人知。香港中文 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同新闻教育基金较早时出版一本书,给予众多记者纾发工作过程中经历到的点滴—-这本书名字叫“一人又一故事”,出版商天地图书馆。


书 名用一个“又”字,已道明这本书可以说是第二本,因为在3年前,合作单位已经出版了一本名为“一人一故事”的书,同样提记者撰文,但是,上一本跟今次的书 有所不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谓,上一本以工作资历较厚的记者为主,今次的新书,相反就给更多机会新晋的记者撰文分享,当中更有记者是 刚毕业数月而已。此外,今次更进行了徵文比赛,获奖者可得到一些金钱奖励。


不过,我相信记者写文不会因为金钱而写,絶大部份都是因为在採访过程中有众多经历、感受甚至反思,才愿意二话不说立即答应。


“一人又一故事”全书分为11章,当中包括突发现场、採访心得、记者苦乐、市民剪影、内地人物、神州社会、政圈人事等,撰写的人更包括现时已是香港特区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的邱诚武及大量的传媒高层 。不过,年资相对较轻的记者也十分多,当中包括蔡传威、何文雯及陆文等。


以 陆文为例,她其实是中国 大陆 来港再进修的学生,但是,就因为“”给予机会可以做到採访,又碰巧遇上离奇死亡 的事件发生,于是,她与另一名男同事 被报社派往邵阳市深入调查採访﹐她与同事被当地公安非法扣留兼问话44小时的事。文中她道出﹐公安派一名中年妇女审问她时,文中这样写:“1989年 ,你 跟我女儿同年嘛。我非常了解你的心态,以为自己有甚麽信仰追求,其实全部搞错了。那个死了的李旺阳是牢底坐穿的囚犯,你尝试接触的那些人都是社会最底层最 没有文化的人,都是危险分子!你为了这些人值得麽?”


书中又有另一名记者,不过,她现已是空气品质管理局,担任环保法桉的游说的余紫玲。她忆述,当年自己既是记者又是香港辅助队的高 级督察,但为了避免角色冲突,她于是採访中国大陆的新闻。初期,心里常有“在港执法、大陆犯法”的思想冲击,但是,寻找在前,她于是要扮游客等身份, 採访摄录,又把所有採访材料塞进内衣,逃避海关搜查捡走。当时,她在警局里的同事跟她说笑,着她多点当更,正气凛然,可平衡心理!不过,余紫玲在书中这样 写:“记者寻真的明灯始终引领世界走向光明,是兵是贼,已不在意。”在新书发布会上,她更表示,希望香港能够实现真普选。


苏钥机谓,看罢 106名记者的心声、感受及反思后,他觉得不论跑什麽线的记者,他们对新闻事件都好有感觉,好投入,好有热诚及好有理想,而跑中国大陆新闻 线的记者面对的 问题 跟跑香港新闻的记者不同。“很多记者都表示要跟官方(周旋),由于官方不想他们那麽多报道,但他们又想搵出真相,所以,很多这方面的斗智。这显示两地 新闻採访的理念及做法的差异。”


跑香港新闻的记者面对的问题,很多时都是时间紧迫及同业的竞争,但是,总体而言,香港记者有专业精神、努力工作兼有使命。至于,这本书以年青新晋记者撰文为主,苏钥机讲有一个好处。


“他们跑在前线故较贴近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新闻事件,如有人访问李慧思、刘翔及D & G 事件(衍伸蝗虫论),若是资深的记者,他们都不会再跑到前线因而会没有这些故事。”


恰如新书出版后,有评论指,“一人又一故事” 恰似106个回忆录,汇集起来,就可以见到香港以致中国大陆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面貌。




本文标签:, , , , , , , ,






via 《一人又一故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