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10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官方谣言(官谣)”听起来有点矛盾。但这个词汇成为中国 网民跟政府审查展开游戏战的一个有力武器。这场战斗在政府领导的打击网络谣言运动中加剧,当局通过逮捕或拘禁著名的网络意见领袖来寻求遏制中国喧闹的社交媒体。令事情更加糟糕的是中共两高发布的一个新的司法解释,说张贴诽谤信息并且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可能导致三年监禁。
《外交政策》10月22日报导说,中国公民不认为他们的政府应该对谣言拥有垄断权。面对官方对公民话语 权的攻击,草根阶层中国人在试图反击官方,揪出官方媒体作出虚假陈述的情况。结果形成两种谣言:民谣—由中国公民传播的谣言,和官谣—由中共当局传播的谣言。
官谣出现在政府公关危机的时候
《外交政策》报导说,虽然官谣可以指代任何政府当局发布的不真实消息,它典型的表现发生在公关危机的特定时刻,当官员或官媒被指责犯错误而进行否认或反击的时候。在10月18日,自由派新京报发表一篇文章 生动描述六类官谣原型:欺骗,在高层 介入后承认真相,掩盖, 在看到罪证视频之前不承认错误,自我欺骗,和反咬一口。
例子太多了。新京报列举前国家能源管理局局长刘铁男的倒台,作为反咬一口的例子。在2012年12月,记者罗昌平在新浪微博上指控刘铁男受贿;刘铁男五月份被撤职并被调查,但是此前,能源局新闻办公室坚持说,罗昌平的腐败指控是“纯粹的诽谤和谣言”。
对于典型的掩盖,新京报引用河南省襄城市宣传局长田弘治为例。五月份一个晚上,在郑州一个夜总会在淫秽的霓虹灯打上“热烈欢迎襄城田局长。”五月末,这个标语的图片 在中国社交网络上传播。田弘治在月末被撤职,但是此前,市政府发言人宣称六名姓田的局长当晚都因公出差了,所以这张罪证图片“也许是恶作剧,或是夜总会的炒作”。
官谣和民谣不对等
《外交政策》报导说,官谣作为民谣的对应物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等的。官员和普通公民可能都同样容易扭曲真相,但是当官员这么做的时候,他们有国家权力在后面支撑。就像重庆时报10月20日文章解释的那样,“也许官员具有权威,但是权威不代表真相。至少有时候,官员使用它们的权威来掩盖真相。”
这种伪善给政府的打击谣言运动设定了错误的基调—它伴随着有关需要引导“建设性”公众舆论的官方声明。微博用户严祖有用一句精辟的话概括说,“为了惩罚民谣,你首先得惩罚官谣。”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外交政策》, 中共, 刘铁男, 外交政策, 大纪元, 政府, 新京报, 真相, 罗昌平, 腐败, 自由
via 外交政策:“谣言”不是中共当局的专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