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新一族:中国环境移民

中国 终日为钱奔波而背井离乡的人群中,近来出现一小群城里人决定逆向迁移。他们以这样的脱俗方式,试图逃离大城市中的污染、交通、生活成本、房地产价格和日常压力带来的种种焦虑情绪。


两年多前,林女士与丈夫放弃了在南方繁华都市广州的舒适职业,加入到越来越出逃乡村的中国城市人之列。现年34岁的她当时在一家挪威风险管理企业工作,而丈夫经营着自己创办的广告公司。定居于此的一个人把他们这样的城里人称为“环境难民”或“环境移民”。


中国大理——对移居到中国西南这座老城的上海人林利亚来说,上午往往是这样度过的:送3岁的儿子去附近山脚下上幼儿园;到洱海边跑步半小时;然后到本地集市看看新鲜蔬菜和肉类。


以空气污染为例:中国部分城市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推荐的暴露限值的40倍。一家官方媒体本月报道,上海周边有一名8岁女孩因肺癌入院治疗,成为中国最小的肺癌患者。她的医生将问题 归咎于空气污染。


城市难民来自各行各业——商人、艺术 家、教师和厨师等等。他们在小片的世外桃源安家,过着更为绿色的生活。这样的地方既存在于中部的安徽,也出现在偏远的。他们表示,这不光是为了逃离污秽之地,还是因为希望从城市的物欲中解脱出来。正如林女士说的,城里关注的是,“你穿什么、吃什么,拿 自己跟别人攀比。”


双廊村是新移民流连的地区之一。自打著名的云南舞蹈家杨丽萍和艺术家赵青在此建房之后,双廊变得颇具吸引力。与其他沿湖的村落一样,包括一些巨富在内的移民与当地的渔民和农夫比邻而居。


林女士透露, “我们就是想换一种全新的生活,”她说。来大理前,她曾居住在上海和广州。“我上海的朋友真是疲于奔命,不光是工作,还有单纯的生活问题。物价太高了,比还高。把人都逼疯了,神经质了。”


31岁的宋颜今年春天在大理开了一家名为宋巢的咖啡书吧。她翻译的一位印度哲学家的书籍深受中国灵修者的欢迎。一天晚上,她和同为城市难民、33岁的翻译郑远涛在餐桌上交流 搬家的心得。


“我从来没有感觉这么,”郑远涛说。“我从小在城市长大,从来没有意识到我这么喜欢亲近大自然。”


国际广播电台张翠报导

(责任编辑:万诗琦)



本文标签:, , , , ,






via 新一族:中国环境移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