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贾葭:走出想像中的台湾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news

2013年12月04日讯】我的专栏文章 《这不是你的台北》发表后,被《旺报》转载。后来,《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的作者廖信忠,也写了一篇大概同样意思的文章,于是这个话题就在台北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讨论。恰好我还没有离开台北,跟很多在地的朋友继续聊这个事情。上次限于字数和其他原因,很多问题 无法展开来谈,显得比较粗疏。许多读者也在微博上表示不能理解。


我的意思很简单,台湾处处透出的“中国 味道”,只是“台湾味道”中的一种。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文明体系里,中华文化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支。但当今的台湾文化样貌却有另外的组成部份,其对台湾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儒家传统文化 的重要性。许多台湾人认为,游客所羡慕的那种和谐 亲睦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台湾社会化转型的巨大成果之一。


国府播迁台湾之后,针对大陆 ,确实搞过所谓“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同时也藉此打击包括在内的“异端思想”。陈立夫等人曾给予高度评价。但是,那个时候的台湾更和谐,还是现在?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面对合法性的不断流失,蒋氏只有建构这种文化论述来巩固合法性。等到上世纪70、80年代本土意识崛起的时候,中华文化甚或成为一个被攻击的目标。


如今台湾的年轻人,提起中华文化都会觉得怪怪的——即便他们刚刚放下毛笔或是古琴,他们的概念里,很少把一种文化形态定于一尊,有些年轻人,根本对中华传统 文化不了解。我跟几个朋友在台北林森南路的“北平龙门客栈饺子馆”吃饭,一抬头,发现店招的匾额居然是孔德成写的,我连忙举起相机拍照。他们就问我:“这有什么好拍的啊。”我答曰:“这可是孔德成写的耶!”台北朋友就说:“孔德成是谁啊?”我当时差点吓得把相机扔了。


很难想像吧,他们居然不知道第三十二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就算连这个也不知道,总该知道第七、八届“考试院院长”吧?说实话,我那一刻有点失望和不满。后来我跟他们讲了曲阜孔庙和衍圣公的故事,他们才表示第一次知道。这绝非极端的例子,现在年轻人普遍对大陆这块土地缺乏了解欲望,何况这块土地上的历史 和文化?


当然,他们也读唐诗宋词,但是很少有感觉。我就劝他们多去大陆看看。我说,当你走到庐山瀑布、西湖苏堤、黄山云海的时候,你才能明白这些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 当时的感觉。他们就回答说,可是太远了呀。对于中华文化,他们有相当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即便是在使用汉字、说着国语,仍然不认为那是他们必须体认的东西。


前几天,我在宜兰参观了兰阳博物馆,那是一座以原住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我自认此前对原住民有一些了解,但是仍然大感吃惊,觉得那是一片巨大的知识空白。迟至上世纪初,台湾原住民才与外界发生联系,语言、习俗截然是外族。这样的民族在台湾有27个,其中14个获得当局承认。而一些年轻人非常热衷去保护这些原住民文化,认为这些是台湾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份。


此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海角七号》上映时,许多台湾人看得泣涕涟涟,但大陆人毫无感觉,无法理解这种对日本的“乡愁”,甚至有作家认为这部电影是大毒草,导演是汉奸。去北投、宜兰泡温泉,也是日治时代留下的传统。至于待人接物中的鞠躬、作揖等,恐怕在民国和前清的大陆都没这么过分吧?


我不得不在这里提到台湾人的本土意识。我记得过去几年,上海和广东曾在一些场合禁止说沪语和粤语,遭到网友很大程度的反弹,这就是本土意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与大陆分隔了六十多年的台湾,本土意识崛起到何种程度。可以说,本土意识已经是台湾的主流意识,是一种“政治正确”,他们已经建构起一种“台湾文化”的论述体系,并且容纳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大陆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熟悉的那一种而已,并且会不断在意识上强化这种联系。这种视角当然是从自己出发,且认为台湾是跟福建、广东一样的地方,而没有感觉到这其中不同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像,大概没有多少台湾人会这样看。台湾人为了彰显这种不同,在大陆人面前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又增加了这种误解,真不知伊于胡底。


文章来源:大家



本文标签:, , , , , ,






via 贾葭:走出想像中的台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