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12月13日讯】编者按:比特币为什么在中国 这么火?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规定“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一个发端于2009年,在虚拟游戏里购买装备的网络货币,为什么会受到政府如此高规格的“关注”?首先,比特币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即享受汇率自由;第二,在设计之初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极强的稀缺性让比特币不仅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还在身价上升时具有投资价值。比特币固然存在极大的金融风险,但它也在通货膨胀和投资渠道——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财产问题 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因此中国在2013年11月,孕育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而规避这种突如其来,且来势汹汹的金融风险,最好的防范其实是我们本身具有抗通胀、投资回报稳定的金融环境。关于中国 金融业的种种弊端,郎咸平教授在其2013年8月推出的新作《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中,针对中国银行业、股市等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且在比特币事件之前,预言 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冲击。以下为正文部分节选,以飨读者。
目前,我们的金融业改革中,出现了一匹黑马,且力量不容小觑。这个力量就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金融。这个系统 ,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谦卑的金融服务商,它只针对我们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我分三个部分给各位分析一下。
首先,阿里巴巴有支付宝,喜欢或者不喜欢网购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支付宝。它是淘宝和天猫商城的结算工具,买东西的人把钱打进支付宝,收到卖家发出的货以后,确认收货,同一时间,货款打入卖家的账户。一般情况下,资金到账需要7天。也就是说,支付宝作为网络支付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涌入,然后停留7天时间才会离开,在这7天里,阿里巴巴对这些资金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笔钱有多少呢?2012年12月3日,淘宝在它的公告栏里宣布,淘宝和天猫截止到11月30日的年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万亿。所以说,阿里巴巴是很有钱的。它在浙江和重庆建立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总计16个亿。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业务共投放贷款130亿,如果从2010年阿里巴巴开始实施小额贷款业务算起,那么它累计投放的已经达到了280个亿。
那阿里巴巴把这些钱都贷给谁了呢?我们发现,它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淘宝和天猫上的卖家。我给各位看一个数据,自2010年开始,阿里巴巴已经向20多万家客户,也就是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了贷款,每笔贷款大约都在7000元左右。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阿里巴巴主要向它的客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其中的信用贷款,是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需要任何担保的,换做银行,根本不愿意做的。
说到这里,各位可能要担心阿里巴巴的风控问题了,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关于这点,各位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因为阿里巴巴有非常牢固的风控机制,甚至比银行做的还要好。首先,阿里巴巴贷款的对象都是它网络平台上的会员,它们在申请贷款的时候,要提供近一年的销售总额、经营成本、净利润率、库存量、应收账款等财务数据,还有它们在电商平台上的订单占年销售总额的比率,以及和前两大下游客户的合作时间和所占销售额比率等详细信息。其次,申请到贷款以后,这些会员的交易、付款记录额都在阿里巴巴的掌控之内,经营上出现任何问题,阿里巴巴都能及时发现,这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可以这么说,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就是一座信用富矿。利用这个平台,阿里金融能把不良率控制在0.9%以下。 正是由于这三点优势的保障,阿里金融的发展速度简直是惊人的。2012年7月份,阿里金融的单日利息收入已经达到了100万元,这就意味着,它一年光利息收入就能有3.65亿元。
2012年8月份的时候,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和腾讯宣布共同申报成立一家合作企业,从事互联网虚拟财产保险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我再深入地说一下这个事情,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是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家社区),然后又从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中衍生出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打破金融垄断,可直到现在也没有说出一个绝对可行的方案。但是,阿里巴巴却已经悄悄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坦白讲,我非常看好由阿里巴巴领头的互联网金融,也相信它会成为促进我们银行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且,阿里巴巴金融这个缺口一旦打开,一定会出现更多的金融创新模式。我们的几大国有银行如果看不到这种来自民间金融的力量,如果不能直面挑战,还龟缩在垄断的大梦里不愿意清醒,那么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你们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网络转载
本文标签:大纪元, 改革, 政府, 自由
via 郎咸平:中国金融不创新,只能坐以待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