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这个需要。生命只有一次,人要活得对得起自己。我们要做最好的事情,看书也要看最好的书。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提高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就是提高心灵和感觉能力。还有就是要为提高修养而看书。
一、读书是生命的需要
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或者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 书;或者说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这个需要。生命与读书,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问题 。
青年人不看书我很着急,不是说你们不看书,知识就有缺陷,出去会被人瞧不起。让我着急的是不看书就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抛弃了。
我自己曾经也有过很低谷的时候,我之所以没有悲观泄气和被命运击倒,我不是相信自己有多高,而是相信人类,是因为人类过去那么长的时间毕竟还留下那么多伟大的东西,这些是人类伟大和不朽的见证,我作为这个伟大的种类的一分子,我应该对得起这个伟大。
如果哪一天人类把这个东西踩在脚下,或者把这个东西作为一种可笑的外表来玩弄的时候,那人类真的离完蛋不远了。
生命只有一次,人要活得对得起自己,这个我们今天谁都会讲。但对得起自己不是给自己买好衣服,让自己过锦衣玉食的生活。等到我们眼睛一闭,所有的物质的东西就没意义。
比如说你现在到癌症病人的病房给临终的人说,我给你1000万,没有任何的意义,对他来说要紧的是生命。当然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能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对自己说,这个生命我没有白活,这个生命很有意义,我不是像猪一样吃过了玩过了。
有各种事情可以来享受生命、体验生命、扩张生命、完善生命,至于少数伟大的人物能让自己的生命不朽,这个我们每个人也都能一试和值得做。这就是我理解的自我完善。
二、看哪些书?
有很多同学说,老师你不了解我们,我们一直在看书,从没闲过。问题是看哪些书。
我看我们的同学看消磨时间的书很多,不用动脑的书很多,而对于一向认为是经典的书,看得很少。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经典的书难读,经典的书和我们没关系。
这些是非常错误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哪个人封的,要经过千百年的考验。现在有些人掌握了所谓的话语 权,就说这个是经典,那个是经典。你让他去说,他说了就算?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因为它是超时代的。
我们要做最好的事情,看书也要看最好的书。
现在图一时爽快就看一些无益于身心的书,或看用来消磨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的书,你说你值不值?我觉得一个人得有个基本的知识面,不要到时候你的孩子问你曹禺是谁不知道,鲁迅的《野草》什么意思不知道。
除了经典,文史哲的书都要看,有好处。我自己就是个受益者。人类文明不仅是在哪一科上,比如文学,所有学科的成果都是宝藏,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金库。所以我觉得除了经典之外,一般文史哲的书也应该去看,这个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花这个工夫是值得的。
我觉得现在的人们心灵比较粗糙。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提高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就是提高心灵和感觉能力。还有就是要为提高修养而看书。
我总觉得我们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要有一定的感情。诗这个东西非常怪,它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的优美表达,它又有跃出这个东西的超越层面的体现,你可以从超一流的诗歌中看出宇宙的精神。
在我看来读诗是件很优美的事情。读诗不一定要很多时间,你每天读一两首,慢慢 体会,不要读一遍就算了,坚持数年,人的气质会改变。读诗不仅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细腻的感情,有了细腻的感情才能更宽容,更能理解和体谅别人,这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非常非常重要。
三、怎样看书?
经常有同学对我说,我们也知道哲学是好东西,我们也想看哲学,但不知道看什么书;有时候我们随便去找一些书看,实在看不下去,太难了;老师你说要看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太难了。由于太难,就造成逆反心理,以后哲学一概不碰,反正看不懂。
有的时候,有些书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点点去读,慢慢会读懂。但是还有一些书不是这样,这些书你十年以后看还是那么难。
有些人有个不好的习惯,看不懂不说自己不行,而是怪写书的人为什么要写这么难的书。多少人就葬送在这种自大的愚蠢当中。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时,全世界只有六个人看得懂。如果当时世界就排斥这个东西,说大家都看不懂,你这个东西没有价值,那真是人类文明的莫大损失。
我承认现在有很多东西写得既枯燥、难懂又言之无物,这样的东西不必去看。但也有些好书,它不得不写得这么艰深,他们不是故意要写成这么难,用孟子的话讲:余岂好辨哉?余不得已也!这些书就要你们迁就它。
人不可能所有的书都看得懂。要是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他看不懂的书,不要信他的话,不可能。看不懂不要紧,这是正常的过程。但如果你看不懂的书不看,那你永远也没有进步。
读书分精读和泛读两种,泛读的书读过一遍拉倒。特别好的书、特别重要的书我认为要做笔记,不做笔记,你可能就像从来没看过。我在北大讲学,看到他们在编汤用彤先生的全集。
汤用彤在哈佛大学做本科生时的笔记、作业现在都保留着。当时没有民航航班,从美国坐几个月的船回来,那个时候的练习本是很厚的,一本都没有扔掉。我们不能书看过就算了,不做笔记,这样时间一长你什么也没留下。
四,尽信书不如无书
看书不能做书呆子,不能看啥信啥,要有一点怀疑 的精神和批判的态度。虽然我们不能随便怀疑和批判,但总要多个心眼。看书要有保留,包括对名著,也可以保留一点看法,但是不要轻易下结论,动辄认为别人不对。
为什么?下了结论就会陷入结论里,所以看书既要有批判又要有理解的同情精神。不要一开始不喜欢这个人就把他打倒。
我们现在的传媒良莠不齐,要特别注意,往往把一本不怎么样的书炒得很高,而真正有价值的书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要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自己的理性,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其中的道理。
来源: 智慧身心健康网
本文标签:美国, 鲁迅
via 读书是生命心灵成长的需要(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