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力建
同样一个印度,去过的人,有些看到了其基础教育的落后,有人则看到了其高等教育的先进。凡在印度留过学的学生,对印度大学生的印象都颇为深刻,更有甚者强调印度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可能要超过中国 硕士毕业生。话虽刺耳,但他们拿出的论据却很难反驳:一是中国如今的教育对传统 重视远不如印度;第二,印度近代以来的教育模式受英国影响甚大;第三,印度有极为开放的媒体,让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
仔细想想,这三点的确是中国教育所欠缺的。比如说传统文化 的因素,由于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印度的教育一直没有放弃宗教精神的培养,早期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吠陀》,后来教育内容又增加: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子源学、天文学、祭礼等六科,内容基本是以神学为核心的知识范畴,直到今天,印度的宗教经典仍然被推崇,还可以供新一代的人们去思考,系统 地引领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进行全面的思考。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温、良、恭、俭、让的内涵到外在结构,如书香门第、乡校私塾、各式书院都在数次运动中被反复践踏破坏,新一代的学生基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土壤。
英国对印度教育的影响当然是全方位的,早在1835年,时任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麦考利便主持起草了一个教育备忘录,称英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促使在印度人中间推广欧洲的学术和科学 ,目的在于造就这样一类人,他们具有印度的血统与肤色,但却具有英国人的道德、才智、见解和情趣,并且希望受过英国教育洗礼的人将其传递到一般平民百姓之中。英国当局随后承担其印度庞大的公用教育事业开支。1857年,印度以伦敦大学的模式建立大学(见下图),以前私人创建的各种学院隶属于这些大学,附属学院制产生。到19世纪末,由于补助金制度的实行,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推行“放任政策”鼓励个人、非政府或民间办学,私立学院发展很快,它们与公立学院在大学汇合成统一系统。独立后,印度政府依然鼓励民间办学,对高等教育采取“开放政策”,私立学院得到大力扩充。
印度马德拉斯大学
印度大学进行彻底的英语教学更是中国大学无法比拟的,印度学生不必出国便可掌握一门流利的英语,他们继续进入欧美名校深造没有任何障碍,无论是科学技术各个层面看,还是从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看,印度教育都能让学生与全球无缝对接。而中国49年之后的教育受苏俄影响极大,基本上是仿照落后的工业化教育模式,绝大多数学生在语言上也不过关,跟世界接轨有困难。
印度新闻是高度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办报、办出版社、办电视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装卫星电视。印度有5、600种以上的报纸,每天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发行,其中有150种是大型报刊。许多报纸都有100多年的历史 。譬如《印度时报》就是1838年创立的,一直出版到今天。报纸全部为私营,但电视台分为国营、私营和合资3种类型。没有真理部,没有一言堂,印度大学生们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不同的思想能够让学生持续深入争论,而不是单向度的思考问题 。这样的环境造就的学生无论是思想成熟度还是人格健全度,显然要远胜封闭的中国学 生。
虽然印度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有过分重视高等教育而轻视初等教育的倾向,但是其高等教育的质量的确要好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历来看不起印度的中国来说,值得反思。
来源: 作者博客
本文标签:天文, 政府, 欧洲, 自由, 英国, 马德
via 信力建:印度大学生为什么远胜中国(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