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

苏锋:抵制杜汶泽的寒蝉效应(图)

作者: 苏锋




杜汶泽参与演出的《放手爱》遭到内地网民杯葛,票房惨淡。


杜汶泽终于为他的敢言——他力挺学运,并向内地网民放话“有本事阻止我来内地”,付出了代价。


在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假期,杜汶泽及其主演的电影《放手爱》受到数以万计内地网民的抵制,导致票房惨淡,全国收入不超过100万人民币,相比其他电影动辄上千万的收入简直杯水车薪。


该电影的内地片商顺手将票房惨淡归咎于杜汶泽得罪了内地观众,痛感在选演员时错用了“没有艺德的人”。在一份超过十万人参与 的网络调查中,有九成网民认为“杜汶泽言行失德”。内地网民更号召抵制刚刚在内地与香港上映的《香港仔》(内地称《人间小团圆》),只因杜汶泽在片中有几分钟的客串演出


威权统治下的群氓,将民族尊严凌驾于个人的独立与理性之上,一方面容不得他人的批评,告诫他人不能以他国国情来议论中国 ,另一方面却以文革式的暴力将异见者的话题无限政治化,上纲上线。对于内部的异见者,爱国愤青们动辄以“汉奸”来加以污名化。


2008年3.14事件中,当时供职于南方报业的时事评论员,因为在发表质疑中国官方封锁媒体报道从而导致事件难以辨别的言论,而遭到来自民间和官方的攻击,被扣以“造谣”、“汉奸”的骂名,而“汉奸媒体”更成为悬挂以专业规范为追求的南方报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些网络愤青觉得,娱乐的归娱乐,政治的归政治,娱乐业中人不要参与政治,否则就是捞过界。同时,他们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鸣得意,并对西方文明和普世价值抱有敌意,认为中国的事 情外人不能置喙,也不能僭越。当年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遭内地网民抵制,理由就是Sharon Stone曾在汶川大期间发表不当言论;他们还认为,《功夫熊猫》“盗窃”了中国的国宝和功夫,是喧宾夺主,不能被引入中国市场。


这股愤青力量,主要由俗称“”或“自甘五”的年轻人构成,可见内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效果。他们在2008年四川地震 时反击CNN偏见报道的思潮中崛起,以“塑造当代中国年轻人形象和维护中国国家形象的新生 力量”来自我定位。


杜汶泽并非受到内地网络愤青们抵制的第一个明星。内地庞大的消费市场在给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机会的同时,也考验着他们的价值追求:是要入乡随俗或者继续闷声发大财,还是坚持其原有的自由、民主价值,敢于批评中国大陆 的负面现象?


若是前者,要么不谈政治,要么谈政治也不在公开场合,表面一套暗里一套。若是后者,则随时可能被爱国愤青们攻击,甚至可能被官方驱逐,譬如Google就因为不肯与妥协实施内容审查而被官方以涉嫌传播色情内容予以封杀。又如,2013年台湾歌手张悬在英国开唱,因手持“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引起现场的内地留学生的不满。之后,事件持续发酵,导致张悬原定去年底在北京的演唱会被取消。


今年3月台湾反服贸学运中,多名台湾艺人皆表态支持学运。这马上挑起了爱国愤青们的敏感神经。在没有弄清“服贸”为何物的情况下,内地爱国愤青们指摘台湾艺人一面来大陆赚钱,一面“反大陆”,于是发起了“台独明星滚出大陆”的话题,呼吁封杀他们。这些事件中,发酵于内地互联网的愤青力量的汇合,俨然已成为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抗击批评中国的力量。


内地所具备的巨大的电影消费市场,是中国大陆以外的导演、艺人所不敢轻易忽视、冒犯的。香港的演员要么远离政治话题,要么臣服于作为财主的大陆市场及构成这个市场的内地观众。杜汶泽说自己“爱打抱不平,用行动捍衞社会公义”,其实他也可以被视为某种类型的“愤青”,但是如今他这个愤青以一己之力对抗一群爱国愤青,力量悬殊,从一开始就败局已定。


无论网络愤青们的抵制是否真正导致了电影票房的惨淡,但它至少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威胁效应,以致于彭浩翔导演为了防止电影《香港仔》被杯葛,特意通过微博事先进行危机公关。而爱国愤青们则豪言将抵制任何一部有杜汶泽参演的电影。


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杜汶泽今后发言的尺度;不过在短期内,若他还要面向内地观众市场并接受内地娱乐业老板们的选择 ,那么他的敢言风格是否会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产生寒蝉效应,让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加重自我审查。


来源: 苹果日报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via 苏锋:抵制杜汶泽的寒蝉效应(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