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观察:当“不代表我”成了常态

作者: 邹颂华


香港社会出现严重分裂,非一日之寒。而这个月,对占领中环和香港白皮书的取态,就成了最新的良心指标。一些界别的领袖急不及待表态,而该界别人士却纷纷走出来表示谁谁谁并不代表自己的立场。


一时间,社会领袖的威信受到质疑,难免令人怀疑 ,背后是否有什么政治势力,促成这场“不代表我运动”。


宗教与政治


其中最有争议性的,起因是最近风头一时无两的圣公会大主教邝保罗。他在七月初在一场讲道中,以嘲讽(也有人说是幽默)的语气批评七一的示威者,最惹火的是批评参与 者在被捕后投诉没饭吃。大主教建议“要不也把家中的菲佣带去游行”,以及指参与者随波逐流,不知道为何发声。他提出基督徒要像耶稣以柔和谦卑的态度来响应目前香港的问题


其言论令教会内外和社会上下感到哗然,有的指大主教在敏感时刻自找麻烦,有的指他是披上主教衣裳的法利赛人。


尽管圣公会在其后于旗下刊物中试图澄清大主教无意矮化游行人士,但似乎未能息事宁人,反而再挑矛盾。圣公会内有信徒成立青年团,发起”默然无声”祈祷会,表示对主教的不满;而其他基督教派的牧师也发起“圣公会邝保罗大主教之言论不代表我们”的联署。


用圣经去谈政治,邝保罗不是第一人。前天主教枢机主教陈日君多年来也一直参与政治运动,但立场完全与邝保罗相反。这不禁让传媒、信徒和一般社会大众将两位同样地位尊贵的宗教领袖比一比。


陈日君可说是香港最高调参与政治的(前)主教之一,退休后仍发挥不少影响力,尤其在泛民的阵营。他在占中前以七十八岁高龄参与毅行争普选,赢得不少人的支持。


教会与政治,从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天主教枢机在许多西方国家与政权有良好关系。回归前,天主教会与当时的殖民地关系良好;但回归后,香港主权落入共产政权中,天主教成了眼中钉。


而圣公会本来是国教,在香港回归前与殖民地政府的关系也一样良好,与天主教也是姊妹教会的关系。不过香港的圣公会和天主教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无论回归前后,它与北京都保持了友好关系。


上一任圣公会大主教邝广杰在回归前曾获北京委任为特区筹委会委员和特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委员。而他与现任大主教邝保罗一样,同样是全国政协委员。


由此可见,邝保罗大主教说话时的身份,并不纯粹是宗教领袖,他也是政协。单是这个名衔,难免会令人猜测。


无处不在的“不代表我”


宗教与政府互为作用,在回归后的确日渐明显。除了基督教,其他宗教等亦有明显的政治取向。


早在今年年初,香港六大宗教领袖(道教、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联合发表新春贺词,其中写道:“目前社会尤应珍惜,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不知善用,行为极端放肆,实非社会前途之福”。当中指的“行为极端放肆”,明显是指有可能发生的占中。


至七月一日大规模游行当天,香港佛教联合会在发表公开声明,表明不支持占中,并提醒辖下所有中小学校长指导学生不要随波逐流。该会副会长黎时暖亦曾指出“占中对香港有损无益”。


声明一出,笔者身边不少佛教徒朋友也哗然,并表示有关声明并不代表真正的佛门弟子。


而“不代表我”的声明已不仅仅存在于宗教界,界、会计界等专业人士界别亦然。其中尤以法律 界的会会长林新强的立场和动作最受非议。


他曾越过理事会、自行“代表”律师 会公开支持公布的香港白皮书,近日又要求律师会理事受权他谴责大律师公会上星期批评政府在公民提名一事上的声明“违反法治”。向来颇为团结的法律界,如今也出现分化局面。


今天,香港政府公布了首阶段的政改咨询报告,以及特首向全国人大常会提出政改报告。报告虽没有完全否定“公民提名”,但也没有正视七一游行的民意。而报告提到,“主流意见”认同特首人选须“爱国爱港”及提名委员会应参照选举委员会四大界别同比例组成。


看来这场“不代表我”运动,将会持续下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via 香港观察:当“不代表我”成了常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