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启所谓大片时代以来,大陆电影一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导向和健康的多元生态。
近年来,大陆国产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井喷般的势头让人大呼电影黄金时代的来临,官方出台一系列政策,如「国产电影保护月」,为国产电影营造舆论,大声鼓噪,更有意识形态主管出来站台,大有将好莱坞斩于马下的气势。前阵韩寒和郭敬明的电影轮番上演,在各自粉丝拥趸的热捧下创下不错的票房,然而只要看下近年来的那些作品,就可以知道:大陆电影离所谓的黄金时代还差得远。
那些呼唤中国 电影黄金时代到来的人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在经济整体下行的态势下,试图在电影市场捞取巨额利润的投机客和商业集团,一种是主管电影行业的体制内官员,他们希望为自己的政绩镶上金边,同时也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内分得一杯羹。
自从张艺谋臭名昭著的《英雄》开启所谓大片时代以来,历经近20年来的发展,大陆电影一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导向和健康的多元生态。官方和投机者一直鼓吹做大电影蛋糕,他们的眼中只有「大」,仿佛电影只有做大了就是成功了,就可以抗衡好莱坞可以无敌于天下了。这种眼里只有票房的电影发展思路只会是一条歧路。一方面,大陆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主管电影产业,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引导电影产业的发展,对全世界的优秀电影采取有限开放的限制保守策略,以反市场的方式片面追求一些烂片和垃圾电影的高票房,如此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成熟的电影市场,所谓的繁荣也只是中国模式下的畸形繁荣。
另一方面,在党管文化的指挥棒下,导致大陆电影畸形繁荣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意识形态的幽灵在作怪,无视艺术 自由才能带来艺术繁荣的规律,电影审查制度成为高悬在所有电影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电影这样成本昂贵的文化产业,从业者尤其是投资方基于商业利益考量,不敢逾越红线的雷池一步,久而久之,所有的从业者,从制片人、导演到编剧,都被规训得服服帖帖,婆婆太严厉,所有的人只有做乖媳妇,夹缝中讨生存,久而久之,电影生态只有逐渐异化,变得越来越畸形,要么是像张艺谋那样在影片被禁掉之后学会了妥协,转向靠拢于意识形态,向权贵献媚,要么是像一些地下导演那样,采取我不跟你玩的姿态,依赖海外 或其他资源,拍一些自己想拍的小成本电影,以被动边缘化的姿势进行文化反抗。
当下票房的成功掩盖了电影根本性的危机,熟悉电影市场和艺术规律的有识之士都纷纷表示:当下电影普遍缺乏创造力,精神性贫乏,看看近年来大卖的那些电影,如《泰囧》的无聊,《富春山》的丑陋以及《中国合伙人》狭隘的成功学和民族主义 的吹嘘,就可以看到国产电影精神品质是如何低下,郁闷的中国人和潜在的巨大的观影群体托浮起一个以廉价逗乐为主要作料的电影市场,在主流意识形态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规训之下,人们在没有选择 的情况下买得在荧幕前捧腹一笑的暂时轻松,然后回家洗洗睡重复平庸没劲的日常生活。
在极权主义 的文化语境中,文化从业者不过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舞台的空间是早已牢牢锁定,边界既然已经划定,那是不能逾越分毫的,在主导者的长期训诫下,从业者早已心知肚明烂熟于心,在层层的辗压下他们也学会了各种自我阉割技巧,长期演练下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行为并使其合理化,然后逐渐把自己潜移默化为帮凶和极度人格分裂者。鲜有的反抗者要么遭到开除劝退清洗出局,要么主动撤退改行另找门路。
在大陆电影盐碱地般的恶劣生态中,却倔强的生长着一些以文化历史 和社会担当为己任的野草,一些独立电影人依靠各种有限的资源,长期坚持着在这个大地上耕耘出自己的田地,面对官方的各种绞杀和讨伐,他们仍然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胡杰、艾未未、艾晓明、徐辛、朱日坤、王我等,他们的存在,挽回了大陆电影的尊严,为这个严重缺质少钙的国家电影艺术注入了活力因子。
一个国家的电影繁荣必须依赖于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必须建构起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的文化环境,由此才可以培育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目前大陆的电影观众都是即时消费型的看热闹的群体,没有权威可信的电影人评价体系,没有自由创造的土壤和氛围,如此表面的繁荣必然只是管制催生下的畸形的繁荣。
来源:香港东方日报
来源:
本文标签:党, 自由, 艾未未, 香港
via 黎学文:大陆电影的畸形繁荣 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