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为代表的一代代电影人前仆后继地投身太空题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展现现实世界或想像世界的太空。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下,自《月球旅行记》之后的这112年来,太空电影的发展脉络。
最近美国的太空事业晦气不断,先是10月28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沃勒普斯岛,美国轨道科学 公司用安塔瑞斯运载火箭为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火箭升空6秒后发生爆炸,结果箭毁船亡;随后10月31日维珍银河公司研制的载人商业飞船“太空船2号”进行测试飞行,进入亚轨道时,火箭引擎爆炸,高空坠落加州莫哈维沙漠,造成飞行员一死一伤。这两声“爆炸”多少会令航空航天界的士气有些低落,但这些不开心也许会随着一部太空史诗电影的全面上映而一扫阴霾,这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写在前面 《星际穿越》的贵人和巨人们
从《记忆碎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到《盗梦空间》,诺兰的作品总是较绝大多数电影承载着更多更密集的信息量,似乎他的电影画面远不止24帧。正因为此,他为提升全球观众的快思维观影习惯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影迷们尽可以无穷无尽地去讨论或解读。当然代价就是你得去影院多看几遍多贡献几次票房,哪怕多一次,你的评价兴许会发生“好到更好”的升级甚至“不好到好”的反转。这就是诺兰神奇的地方,于是他的作品往往被冠以“烧脑型神作”。
基普·索恩与《星际穿越》演员杰西卡·查斯坦
《星际穿越》绝对是诺兰“烧脑型神作”的推陈致新之作,源于这次他真的得到了大科学家的密切合作,此人就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索恩的主要贡献在于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他是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卡尔·萨根(Carl Sagan)【《超时空接触》(Contact
)原著小说 《接触》(中译本名)的作者】长期的好友和同事,是世界上研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下的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专家之一,畅销著作有《黑洞和时间弯曲》(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有中译本)。
天体物理学领域的一个个令人兴奋的重要发现,索恩不仅希望演示给学术界,他也渴望让大众能够了解,很显然电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索恩担任了《星际穿越》的执行制片人和科学顾问,他表示:“过去所有的好莱坞电影都从未如此真实地展现虫洞、黑洞的场景。这是第一次基于广义相对论进行场景构建。”光一个诺兰还不够,还有索恩带来的涉及黑洞、虫洞和星际旅行等一系列既严谨又高深的理论,于是各种打着“看懂《星际穿越》必看的XX部电影”的片单在中国 的网络上疯传。
索恩专门为电影撰写的配套新书
我们认为,理解电影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去影院支持,而研究型的粉丝则可以考虑购买索恩专门为电影撰写的配套新书《星际穿越中的科学》(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诺兰作序,和电影同步上市)。
除了有贵人索恩的相助,诺兰还多次提到《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太空先锋》(The Right
Stuff)等前人拍摄的电影带给他的启发和灵感。站在巨人的身上,他才能望得更远。而这一份发生在大银幕的接力或传承尽管对于电影人或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却是相当弥足珍贵的。正是以诺兰为代表的一代代电影人前仆后继地投身太空题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展现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的太空,让这一电影类型保持一定的生机和活力。许多经典的太空故事和画面为激发人类对太空旅行和外星生命热情的想象、探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影史最卖座的IMAX太空科教片《国际空间站》,诺兰专门和团队观看了该片
太空电影的简单分类
或许是因为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也是太空题材的缘故,太空(Space)类型的电影一开始就成为科幻电影旗下的一个重要分支。随后又伴随着人类一步步太空计划的实现,进一步丰富了电影人对太空电影现实性的深度挖掘。如果要对市面上的太空电影进行粗略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两类:现实风格和科幻风格。
《月球旅行记》拍摄于1902年
一些太空电影很容易归类,比如描写人类航天事业发展进程或事件的纪实性电影,如《太空先锋》、《阿波罗13号》(Apollo 13) 毫无疑问是属于现实风格;《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星际迷航》(Star
Trek)系列一眼就可看出是科幻风格。还有一些太空电影具有相当比例的虚构或超现实内容,比如《地心引力》、《天地 大冲撞》,笔者还是愿意把它们归为现实风格类,它们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增加了灾难等其它成分。如果加上探索成分的话,《超时空接触》甚至《第三类接触》也可以划入现实类。《2001:太空漫游》和《星际穿越》兼有现实风格和科幻风格,但它们的科幻成分并非单纯的天马行空而是具有非常扎实的科学基础或学术内核,更偏向现实类。
其实太空电影的划分也没有那么严格,现实和科幻风格往往是既交错又重叠,事实上大部分科幻类的太空电影也都具有现实意义。不管银幕上的太空征程使用的是哪类风格或形式,都体现了人类对星空的向往和远远没有终结的探寻或征服欲望。
一百多年来,现实风格的太空电影也经历了各个阶段,从最初的少人问津到一度层出不穷,随后又数次起起落落。之前的风潮几乎都是由太空人发起,而现在电影人正在通过他们的努力反过来影响太空人。最近几年,如果说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引发了观众对起源的思考,2013年的《地心引力》则让地球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太空,那么现在的《星际穿越》正在提醒地球人:是时候重装待发了。
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
人类太空探索的每一步 银幕都不会忘记
宇宙的神奇魅力一直带给无数电影人无限遐想,在莱特兄弟1903年正式发明飞机的前一年,电影先驱法国人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就已经让人类乘坐加农炮发射的炮弹飞到了月球。在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Hugo)中,这部人类最早的科幻影片尽管只出现了不到2分钟的画面,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早期电影人对太空那份童话般的憧憬。
英国人为莱卡拍的《太空狗莱卡》
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航空事业如日中天,伴随着冷战时代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科技竞争更是由天空延伸至太空。1957年 10月4号,苏联发射了人类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吹响了进军太空的号角,同时也大大刺激了美国。一个月后的11月3日,在苏联的第二颗人造卫星上搭乘了一位特殊的乘客——流浪狗莱卡,它是飞上太空的第一个地球生命。但莱卡在飞空没几个小时之后就死于惊吓和中暑衰竭。它的英雄事迹2010年被改编成了近9分钟的动画短片《太空狗莱卡》。
《3D太空狗》
苏联在太空的连续动作,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如梦初醒,他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将科学和数学教育调整为最优先的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以最短的时间赶上苏联的步伐。1958年 2月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Explorer-1)升空,同年10月1号,美国宇航局(NASA)挂牌成立。
在莱卡壮烈牺牲之后,还有一批英雄狗为苏联的太空事业殉职。直到1960年 8月19日,太空狗贝尔卡(Belka)和斯特雷卡(Strelka)搭乘斯普特尼克5号,重返地球前在太空平安度过了一天。贝尔卡和斯特雷卡凯旋时不仅享受盛大的英雄礼遇,还成为当时东欧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俄罗斯首部3D动画片《3D太空狗》(Space Dogs)就是根据这一真狗真事改编而成。
区别于苏联的太空狗,美国宇航局相中的太空试验生物是拥有更高智慧的黑猩猩。1961年1月31日,墨丘利飞船带上黑猩猩汉姆(Ham)飞越大西洋700公里,尽管飞行中出了点小差错,但汉姆还是死里逃生 ,成功着陆海上。尽管是人科动物第一次进入太空,但汉姆却没有得到贝尔卡和斯特雷卡那般的待遇,并最终在动物园中度过余生。不过汉姆的事迹还是给2008年的动画片《太空黑猩猩》(Space
Chimps)赋予了灵感,影片讲述了汉姆的孙子汉姆三世和其它黑猩猩同伴再次为人类两肋插刀,穿上太空服、驾驶飞船穿越虫洞到达遥远星系,寻找失踪的船员。
2008年的动画片《太空黑猩猩》
西部片逐渐式微 两类太空电影先后崛起
话分两头,我们再看看同时期主流电影市场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有统计称,从1926年到1967年的40多年时间中,好莱坞西部片的制作规模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类型片,占比大约为四分之一。在1950年代,西部片达到全盛,当时制作的数量超过了800部。但到了1960年代突然滑落,西部片发行的数量不到200部,1970年代继续下滑,到1980年代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才略有反弹。
有分析称西部片的式微和战后新一代观众的成长有关,随着肯尼迪上台力促太空时代的来临,年青人对科技的狂热远超父辈,美国最重要的文化特性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逐渐被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取代,西部片逐渐失去主力位置。但是说到底,市场上电影的类型虽然发生了变化,其精神内核却未断裂 ,科幻电影的太空元素其实是真正接替了西部片的拓荒元素。
“水星”计划(Project Mercury)是美国宇航局的首个太空飞行计划,从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当中受过大学教育的飞行员里百里挑一选出阿兰·谢泼德(Alan Shepard)、约翰·格伦(John Glenn)、戈登·库伯(Gordon Cooper)等七名宇航员,其目标是“确认人类在太空能否生存”,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泡汤了,因为苏联人提前给出了答案——“能”。
加加林本人(上)
《宇航员加加林》中由演员饰演的他(下)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有关这位传奇航天员的太空时刻,可参考苏联拍摄的影片《宇航员加加林》(Gagarin:First In Space)(注:苏联和我国都将飞上太空的专业人士称作航天员,此处译名有争议。)
尽管美国人在太空第一人的竞争中落后了,但他们却已经开始为“赶在苏联人之前,送人上月球”的决定积极做准备。一心赶超苏联的肯尼迪总统打算这么去做,水星计划和随后的“双子星座”计划(Project Gemini)权当是登月的热身。1961年5月5日,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飞船“自由7号”(Freedom
7)升空,但只飞到了亚轨道,并没有进入绕地轨道,远不及加加林高。直到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搭乘“友谊7号”(Friendship 7) 才真正实现了美国人的太空梦。
《太空先锋》海报
1983年,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执导的《太空先锋》详细描绘了水星计划的诞生过程以及第一批七位宇航员选拔、受训和上天的故事。其中,斯科特·格林(Scott Glenn)饰演阿兰·谢泼德、艾德·哈里斯(Ed Harris)饰演约翰·格伦,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饰演戈登·库伯。
在开拍《星际穿越》前,诺兰特意率领剧组成员观赏了《太空先锋》,他认为这部时长3个小时的太空传记片不仅是一部制作完美的电影,而且还是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之一(很多人没意识到)。片中的还有一位主角是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饰演的查克·耶格尔(Chuck
Yeager),他是人类最早驾驶飞机突破音障的飞行员,但因为没有大学文凭无缘参选宇航员。诺兰称,特立独行的耶格尔是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在《星际穿越》中扮演的约瑟夫·库伯的原型人物之一。目前,查克·耶格尔和约翰·格伦仍健在。
七位美国宇航员(左)《太空先锋》中由演员饰演的他们(右)
《2001:太空漫游》创造现实太空电影的第一波高峰
1961年5月,美国宇航局开始实施肯尼迪拍板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人类正式向月球进发。美国的流行观念也由西部片或西部电视剧向太空为主题的影视、广播剧转移,阿波罗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西部片的让位。赶在宇航员登陆月球之前,好莱坞先期抵达。1968年2月上映的《太空登月记》(Countdown),影片由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执导,詹姆斯·凯恩(James Caan)、乔安娜·摩尔(Joanna Moore)和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主演。片名直译过来是“倒计时”的意思,显示美苏两国在登月计划上的激烈竞争。为了能拔得头筹,美国人不惜启用老式的、无返航功能的“双子星座”飞船运送仅训练了三周的宇航员登月,并要求他在月球上耐心等候,直到一年后建造完毕的阿波罗飞船来接他。
《2001:太空漫游》中的经典画面
同年4月,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他和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共同编剧的《2001:太空漫游》上映。虽然次年只获得了一座奥斯卡奖(最佳特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太空史诗巨作的地位愈发显赫,它不仅是史上最伟大的太空电影,也是电影艺术 、特效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2001年已经过去13年,片中的星际旅行、杀人电脑并未变成现实,但它作为科学寓言以及有关进化、人性 和宇宙的思考和观念依然有效。
诺兰多次表达库布里克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职业榜样,《星际穿越》受到《2001:太空漫游》影响最大,他向自己提出问题 (也是要求),该如何拍出《2001:太空漫游》那般无比震撼的画面。阿方索·卡隆直言《2001:太空漫游》不仅是最出色的太空片,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电影。在筹备《地心引力》期间,他几乎借鉴了所有的太空片,但唯一没有碰的就是《2001:太空漫游》,他担心自己重看后整个人会被震慑住,无法再安心拍《地心引力》。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就是凭借此一小步,阿姆斯特朗轻松晋级人类最伟大的宇航员。不过他在大银幕上的待遇却差点意思,传记片一直喊着要拍,但至今毫无动静。好不容易在《阿波罗13号》、《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和《黑衣人3》(Men in Black III)中有短暂的亮相,可三次露脸的时长加起来竟不如一部动画片《月球大冒险》(Fly Me to the Moon)。斯皮尔伯格是《黑衣人3》和《变形金刚3》的制片人,这两部科幻大片都异曲同工出现了登月第一船,相关画面拼接起来有近半个小时,更有意思的是故事还有一定的连续性。
1969年12月18日,约翰·斯特奇斯(John Sturges)执导、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和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主演的《被放逐的人》(Marooned),三名美国宇航员准备结束太空任务返回地球,但是搭乘的“铁人一号”飞船的点火设备出现故障,所剩的氧气只够坚持42个小时。这是一部预见性很高的太空影片,整个故事设置和5个月后发生的阿波罗13号事故如出一辙。影片接棒《2001:太空漫游》夺得1970年的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阿波罗13号”三位宇航员(上)电影《阿波罗13号》中汤姆·汉克斯等饰演的他们(下)
1970年4月13日,即将执行人类第三次登月任务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距月球还有五分之一的航程中,液氧燃料箱破裂导致飞船受损。三名宇航员紧急转入登月舱才幸免于难。登月计划失败,三人必须争分夺秒,赶在死神降临前返回地球。阿波罗13号事件是NASA历史 上最重大的事故之一,于事发25年后的1995年被朗·霍华德(Ron Howard)搬上大银幕。
电影《阿波罗13号》云集了一批演技派好演员,包括饰演三名宇航员的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比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和凯文·贝肯(Kevin Bacon),以及艾德·哈里斯(Ed Harris)和加里·西尼斯(Gary
Sinise)等人。紧张的灾难场面、逼真的太空镜头以及荡气回肠的配乐令《阿波罗13号》反响颇佳,并取得了惊人的票房。而现实类太空题材电影也因此再次受到好莱坞的青睐。影片1996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效奖。
科幻类电影成为好莱坞最主流的类型
1972年12月,在阿波罗17号飞船完成登月任务后,人类历史 上最大规模的太空探索项目——“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6艘“阿波罗”号飞船抵达月球,总共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取得了与苏联太空竞赛的阶段性胜利。当时的美国人民欣喜若狂,纷纷憧憬他们的飞船和宇航员可以征服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但事实是,时至今日人类再也没有重返月球,更别提去登陆其它行星了。
“星战”热潮在美国延续至今
1977年6月,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太空科幻史诗《星球大战》上映,兼具全新高科技视效和拓展太空新疆域精神的科幻类太空电影开始全面俘获观众,和之后上映的《异形》、《星际迷航》(Star Trek)一起为此类电影持续加热,并推向高潮,经久不衰一直繁荣到现在,可以说是科幻电影的主力军之一。
1970年代末,科幻电影也正式取代西部片成为好莱坞最倚重的类型片。1977年11月16日,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上映票房爆棚,这多少反映了当时很多美国人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UFO和外星人,只是电影当中对外星人的处理方式稍显恐怖,但这已经比1950年代电影中的外星人温和了许多。1978年,彼得·海勒斯的《摩羯星一号》(Capricorn
One)大胆挑战权威,以揭穿“登陆火星”的骗局来质疑美国政府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乏善可陈,一旦没有开拓新疆域,观众也会对这类题材电影失去兴趣,这也许是现实类太空电影先天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1980年代比较出名的主要有两部,但均和现实世界的太空探索无关,一部是前面提到过的《太空先锋》,从人类航天史当中找灵感;另一部则是《2001:太空漫游》的续集《二零一零》(2010),从旧作中寻找启发。彼得·海勒斯这部作品几乎已经被人遗忘,影片的所有元素均回归常规,更像一部普通电影,可以说和身份不太相配。1986年1月28日,随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现实类太空电影逐渐淡出大银幕,直到1995年《阿波罗13号》的问世。
《阿波罗13号》给之后的现实类太空电影最大的启发就是灾难元素的使用,好莱坞如获至宝,宇航员成为拯救世界的大救星。
《阿波罗13号》与《摩羯星一号》海报
第二波现实风格太空电影的起落
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执导的《超时空接触》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该片是科学严谨性方面做得最好的影片之一,难怪诺兰会为此鸣不平。17年前,马修·麦康纳是该片的男主演,琳达·奥布斯特(Lynda Obst)担任制片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星际穿越》和《超时空接触》具有某些传承关系。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读《星际穿越》剧本时,就被要求必看这部电影。可以说,这是与《星际穿越》科学气质最接近的一部电影。
《超时空接触》中,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天文学家有着天才般的理想,试图寻找宇宙其他文明
上世纪末,彗星撞地球引发人类的某种恐慌,而好莱坞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灾难性题材,如法炮制出两部商业大片《天地大冲撞》和《绝世天劫》。本质上两部电影区别不大,只是《天地大冲撞》这一组是专业宇航员,撞地球的是彗星;《绝世天劫》这一组是业余宇航员,撞地球的是陨石。虽然题材相撞,但这两部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正是放大了的灾难属性让现实类太空电影又小小繁荣了一把。
1998年10月29日,年届77岁的约翰·格伦同机组其他乘员一起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重新飞上了太空,这一次他创下了两项纪录:太空飞行间隔最长、年龄最大的宇航员。《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2000)受到格伦重返太空的启发,将年龄玩得更极致,干脆出动了四位老年宇航员上天去阻止苏联通讯卫星撞击地球。同年还有另外两部以火星为切入点的太空电影《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和《红色星球》(Red Planet)。《火星任务》的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有着一定的太空野心,所以该片并不是普通的太空电影,也确实有一些地方在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可惜这些努力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略显遗憾。不过,在《阿波罗13号》里未能上天的加里·西尼斯,这次终于如愿以偿。《火星任务》和《红色星球》的票房失利,加上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好莱坞对太空电影又打起了退堂鼓。
《太阳浩劫 》、《机器人总动员》与《月球》(左起)
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都有出现太空电影,《太阳浩劫》(Sunshine,2007),《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8)和《月球》(Moon,2009)。《太阳浩劫》中,丹尼·鲍尔(Danny
Boyle)另辟蹊径,携国际演员阵容向太阳进发。在大部分时间本片都是杰作,但是偏偏最后烂尾了,转型惊悚气质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机器人总动员》是好莱坞最优秀的动画作品,由非人类演绎的爱依然打动了全人类,太空电影中最浪漫的情侣非瓦力和伊娃莫属。《月球》虽然是低成本制作,但另辟蹊径,以克隆人的视角来寻求“我是谁”、“我何以存在”这类问题的答案,得到的赞誉足以媲美《2001:太空漫游》。
2012年开始,太空电影迎来每年一部大制作:《普罗米修斯》、《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显示出当下此类电影正在创造新的辉煌期。
《普罗米修斯》的特效场面
现实类太空电影可以离奥斯卡更近
除了技术类奖项,现实类太空电影的三部最优秀作品《太空先锋》、《阿波罗13号》和《地心引力》都曾得到过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另外,它们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共性就是——艾德·哈里斯都有出演——在《地心引力》里他或许很难被发现,他扮演了一位没有露脸的休斯顿地勤官员。
《地心引力》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奖在内的7个奥斯卡奖座
《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则都获得最佳导演的提名,但幸运的卡隆笑到了最后。这次堪比《阿波罗13号》+《超时空接触》强强联手的《星际穿越》,能否打破《地心引力》创下的现实类太空电影的奥斯卡奖最好成绩,让很多人抱有悬念。
大家知道,学术性或者科学性的东西很难通过大银幕来展现,好莱坞商业片导演碰到这样的元素往往会选择 直接忽略,最多在黑板上挂一堆观众看不懂的公式,让公式做出提醒:这是位天才。
《盗梦空间》
独立制作的表现或许比商业片稍好些,他们的主要套路是捎带些专业知识并专注情感表达,表现主人公对科学的沉迷,对科学的热爱,不回避对科学的感情,说白了就是比商业电影多花一些心思,但更多还是用情感去打动观众,感动是多了,但思考却少了。电影如何解决高深的科学,其实诺兰的《盗梦空间》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盘点时间旅行类电影的时候,恐怕极少会提到理查德·唐纳执导的《重返中世纪》(Timeline),原因就在于电影并没有很高明地表现时间旅行,但是如果你看过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一定会觉得这是作者最好的高科技惊险小说,因为他对时间旅行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表述方式非常通俗。如果换成诺兰来拍,也许会成就一部最好的时间旅行电影。
IMAX:太空电影天然的最佳拍档
上世纪80、90年代,IMAX公司携手NASA、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拍过一批IMAX原生态的太空科教片,比如《嗨!哥伦比亚》(Hail Columbia!)、《执着的梦想》(The Dream Is Alive)、《蓝色星球》(Blue Planet)等等,但那会这类片子的属性主要还是科教,和娱乐并不沾边。随着渐渐收到好评,太空片慢慢 成为IMAX很重要的类型。
2003年,IMAX公司和好莱坞结盟,顺势推出DMR技术。《阿波罗13号》就是第一部IMAX DMR电影。当阿波罗13号摆脱巨大的火箭发射架升空时,IMAX将地动山摇的效果放大到叹为观止的效果;宇航员透过太空舱的窗户遥望硕大的蓝色星球,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几乎触手可及,这种视听冲击恐怕只有IMAX版才能体会到。
《哈勃望远镜》导演托尼·梅耶斯与担任旁白的小李(左上)及影片中的瑰丽画面
阿方索·卡隆称《哈勃望远镜》(Hubble 3D)是圣经。而诺兰为了观察宇航员进入太空的生活状态,专门和团队观看了影史最卖座的IMAX太空科教片《国际空间站》(Space Station)。
观众观看IMAX《国际空间站》的场景
托尼·梅耶斯执导的《国际空间站》和《哈勃望远镜》所创造的身临其境的效果,或许是目前所有人类视听播放设备当中的最极致,影响包括诺兰、卡隆在内的好莱坞导演也不足为奇.
这两部影片的出品方也有NASA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以能把IMAX拍摄器材带上太空。影片最精彩的画面都由宇航员扛着IMAX 3D胶片摄影机在太空中拍摄,身临其境感就好比你在空间站内或和他们一起进行太空行走。而《星际穿越》是IMAX 2D胶片拍摄,最震撼的画面也就是摄像头绑在了飞机头上拍摄了那些画面。梅耶斯接下来将完成太空三部曲,她的下一部作品《完美的星球》(A Perfect
Planet)的拍摄设备已经于9月底搭乘宇宙飞船升空。
“《星际穿越》中的雄心和智慧令我目眩神迷。震撼人心的表演,难以忘怀的画面。你们一定得在IMAX银幕上观看!”语出曾用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过《碟中谍4》部分画面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比较具有说服力。不过中国内地观众看不到IMAX胶片版的《星际穿越》,想看只能去台湾、泰国和印尼。《星际穿越》将是最后一部IMAX胶片拍摄的电影,这一次和中国观众的无缘,这恐怕比中国见不到《霍比特人》系列的120帧率放映还要遗憾。
《火星人》原著小说(左)《尼尔·阿姆斯特朗传》原著小说(右)
结语 未来 的太空电影值得期待
未来还有更多太空电影值得我们去翘首以待:比如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号称《阿波罗13号》遇上《荒岛余生》的《火星人》,仍由斯科特执导的《普罗米修斯2》,环球影业改编自传记小说《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的生活》(First Man: The Life of Neil A.
Armstrong)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传》(《爆裂鼓手》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有望执导),《黑洞》重拍版等等。詹姆斯·卡梅隆原定于2002年春季上映的《火星之旅》一直在延期,估计要等到人类正式登上火星才会上映!
曾几何时,NASA的太空探索给人类和好莱坞带来了无数鼓舞,并一度给人错觉——人类就要登陆火星、飞出太阳系了,但一切都没发生。2004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发布“星座计划”,内容包括研制下一代航天器、重返月球乃至登陆火星等。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公布“2020重返月球”计划,将建设月球基地,为载人探索火星做准备。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公布了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
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该计划很快就被英国等媒体指为“好高骛远”,而美国联邦政府并不充裕的预算,也使得“美国载人航天何时才能迈出新的一大步”这一问题,在短期之内还是一个问号。
而如今,诺兰为首的导演们正在用大银幕上的太空行动,唤起大家对太空探索的再次关注,尽管任重道远,但也许会给略显停滞的人类太空事业带来一些推动。
链接
以下的太空电影也不该被忽略……
《太空站》(Space Camp)(1986年)
《索拉里斯》(Solaris) (1972年)
《宇航员的妻子》(The Astronaut’s Wife)(1999年)
《飞向太空2002》(Solaris)(2002年)
《华丽的荒土:月球漫步记》(Magnificent Desolation: Walking on the Moon 3D) (2005年)
《农民宇航员》(The Astronaut Farmer)(2007年)
《阿波罗18号》(Apollo 18)(2011年)
《木卫二报告》(The Europa Report)(2013年)
《在火星上最后的日子》(The Last Days on Mars) (2013年)
《索拉里斯》各国版本海报。塔尔科夫斯基执导的该片被视为与《2001:漫游未来》竞争之作
本文标签:UFO, 俄罗斯, 台湾, 国观, 外星人, 天文, 奥巴马, 政府, 法国, 泰国, 美国, 美国总统, 自由, 英国, 高峰
via 《星际穿越》热映:细数太空电影的百年历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