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始皇,很多中国 人都不陌生,因为能让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到这位皇帝的印记的就是那迄今依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事实上,他在统一后推行的多项政策对后世中国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他甚至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因此明代思想家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生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他13岁即位,先后铲除了叛乱的嫪毐与吕不韦,并重用李斯、尉缭等人,39岁时即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统一后,秦始皇首先要“正名”。夏商周时期的天子通常称为“王”,但已是秦王的秦始皇不能再称“秦王”,于是下令大臣们“商议帝号”,以“显扬其功业,传给后代”。”大臣们提议称“泰皇”,但秦始皇去“泰”留“皇”,并采用上古帝位号,称为“皇帝”,将天子称为“皇帝”由此开始。
梦想着秦朝存在千秋万代,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说后代“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此外,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发布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大臣上书称为“奏”,天子自称为“朕”(注:“我”的意思),而在秦始皇之前,谁都可以称“朕”。
秦始皇还废除了源于周朝的谥法制度,认为君王死后,由儿子和大臣给先王议一个尊号,带有评价的性质,是“大不敬”。
上述与皇帝有关的礼仪、称谓,除了谥法制度在汉朝被恢复外,其他大多被汉朝承袭,并被后世朝代沿用。
确立了称谓的秦始皇又依照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进行推求,认为周朝占有火德的属性,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须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过的水德。与之相对的,衣服、符节和旗帜的装饰,都崇尚黑色。因为水德属阴,而《易》卦中表示阴的符号阴爻叫做“六”,就把数目以十为终极改成以六为终极,所以符节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规定为六寸,车宽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驾六匹马。把黄河 改名为“德水”,以此来表示水德的开始。
确立中央政府制度
秦始皇还设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设有“三公九卿”的中央政府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间相互制约,便于皇帝集权于一身。而三公之下的“九卿”并非是说只有九个官员,意思是有较多的官职,大概有15个左右。这个制度,影响了后代历朝政治制度。秦朝官员之少,管理人员之多,与当今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还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都设置守、尉、监,改称老百姓为“黔首”,意思是“黑脑袋瓜”。
史书记载,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都要看600斤奏章,因为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当时的文字是写在竹简上的。
影响后世的“五统一”
在文化上,秦始皇还做过五件对后世影响深远之事,即统一法令、货币、度量衡、文字和交通。
比如,战国时期各国使用不同的字体,秦始皇命令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
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把它铭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发到全国,作为标准器具。根据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这种算法延续了千年。
对于货币,则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结束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从此,铜制的方孔圆钱作为主流货币,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年,直到清末才退出货币体系。
而在秦朝没统一之前,各国道路和车辆都不一样宽,秦始皇时期,则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保证车辆畅通无阻。随之,他下令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高速路”——驰道,一条向东直通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1800余里,这条“直道”的遗迹现在尚可辨识。另外,秦始皇还下令还在今云贵地区修建“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了一起。
此外,秦始皇还派兵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地区,并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秦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至于在法令方面,则废除了六国不同的礼仪和法律,实行商鞅之法。
修建大型工程
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了多个大型工程,包括修筑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中,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像,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很久都不会熄灭。不过,迄今世人还无缘见到。
秦亡时,阿房宫没有建完,并最终毁于战火中,而骊山墓则最终完成,成为世界一大奇迹 ,今天前往西安参观的游客必去观之。
由于秦朝严苛的法律 以及修建如此多的大型工程要征兆不少劳役,人民负担非常重,这亦是秦朝在秦始皇死后速亡的一个原因。
焚书坑儒
在历史 书上,秦始皇饱受诟病的一件事是“焚书坑儒”。说的是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70位博士上前献酒并颂祝寿辞。博士齐人淳于越认为,凡事应师法古人才能长久。而丞相李斯则反对取法夏、商、周三代,他还请求始皇下令禁止私人办学,并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等等。秦始皇深以为然,于是下诏焚毁各类典籍。
焚书的第二年,有两个方士卢生和侯生,平日很得秦始皇的信任,因为他们负责替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他们背后议论指责秦始皇,说他凶残好杀,害怕自己找不到不老药也会被杀死,所以在一天晚上两人弃官逃跑了。
秦始皇知道后,非常生气,便把咸阳几百名方士和儒生抓起来拷打、盘问,并将它们活埋,总计有460多人。后来,又坑杀了700多个想当官的书生。
公元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出巡时驾崩,在位37年。此时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无疑,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其“五统一”更是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最终他由于抛弃仁政王道,实行严刑酷法,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而遭到天下人的痛恨,自己也没有得到善终,生前所期望的万世秦朝也终是昙花一现。可见,不行仁德治理天下者,最终还是要被上天抛弃的。
责任编辑:尚一
来源:大纪元
本文标签:万里, 南海, 大纪元, 天文, 政府, 政治, 法制, 法律, 王之
via 【中华人物】深远影响后世的秦始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