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星期日

【经济观点】最后的粮食......(下)


作者: 生于0715


编辑注此文在中国 大陆的新浪博客 首发后不久,先后被多家媒体转载,但是很快就遭到封杀。官方喉舌《?海外 版》近期甚至还刊发专文“辟谣”,说中国“没有粮食危机”。如果说中国大陆的粮食危机真是危言耸听,那为什么不公开撰文、用翔实的论点论据来逐一反驳,而是要封杀此文?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将此原创博文分两期刊发出来,让读者朋友们在认真阅读之后,自行分析和评判...今天刊出的是文章 的下半部分。


(续昨)植物油属于热量更高的食物。中国为了弥补植物油供应,加大植物油和油料作物进口。海关数据亦显示,中国2013年进口810万吨植物油。根据植物油的热量值,100克植物油约为900大卡,是大豆的约2倍。如果按照热量值计算,每年的进口植物油相当于1800万吨以上的大豆。另外,植物油进口不仅包括植物油,还有除大豆之外的油料作物。例如,中国不仅大豆生产持续萎缩,油菜籽种植生产同样在严重衰退。因为中国的非转基因油菜籽亩产低、成本高,中国官方大规模进口低价的转基因油菜籽,提高市场中的菜籽油供应量、降低供应成本。《中国经营报》2013年11月2日报道:“从中国开始托市收购菜籽油的5年间,中国的年进口菜籽油量从29万吨上涨到159万吨,这些菜籽油绝大多数是来自和澳大利亚的转基因菜籽油。”根据农业部参赞称,2013/14年度前9个月中国的油菜籽进口总量已达384万吨,同比增长43.7%。而且,中国计划2014/15年度收购500万吨油菜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油菜籽的出油率高,能够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大豆等油料作物。按照这个出油率,油菜籽500万吨的进口量,也意味着200万吨左右的菜籽油进口。不论直接进口植物油,还是进口油菜籽,都是通过更不被人注意的方式进口食物,填补国内的粮食缺口。


其它品类的食品 进口,同样对填补中国粮食缺口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食糖进口快速扩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2013年我国食糖进口量由121.4万吨激增至454.6万吨,增长了2.7倍,远高于194.5万吨的年进口配额量。同期,食糖出口量在2004年8.5万吨的基础上2005年激增了3.2倍至35.8万吨,此后规模逐年缩减,2013年我国食糖出口量仅4.8万吨,当年贸易逆差449.8万吨,进口食糖成为国内食糖供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热量值的角度,100克食糖的热量值为389大卡。另外,中国已成为世界肉类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进口肉类207万吨,金额40.9亿美元,2013年1-7月,进口肉类146万吨,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和54.2%。而且,肉类进口不仅仅通过海关,更大量以走私的形式进入中国。而且,走私进入中国的肉类不仅包括猪肉、牛肉和羊肉等,而且还有各种猪下水、牛杂、羊杂等产品。这些走私产品数量巨大,在持续进入中国,对于压制中国的牛羊肉价格,已经相关产品的价格,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近年的大米进口剧增。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字,2012年以及2013年低价大米进口量骤增,创下近年进口纪录。其中,2012年为 207.3万吨,2013年为176.6万吨。需要说明的是,同肉类走私进口类似,中国进口的走私大米数量巨大,并没有被统计在海关数字中。还有,中国大量进口热量值较高的热带水果,成为中国热量来源的一个部分。在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民众越来越积极购买外国奶粉。由于乳业接二连三出事,中国民众大举到外国购买奶粉,导致多国的婴儿奶粉某些品种脱销。而奶粉是高质量、高价格的热量来源,尤其用于婴幼儿和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


简言之,进口粮食已经占到中国粮食供应的相当比例。除了被严格控制的小麦和玉米之外,中国的各类粮食和油料作物进口规模巨大。而如此巨大的进口规模背后,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质。中国粮食生产的统计数据,就像人民日报 的报道。如果读人民日报,每个主要消息似乎都言之凿凿,像是不容置疑的宇宙真理;但是,如果连续翻看数十年来的标题,就会发现其自相矛盾到荒谬的程度。同样,当中国统计数字报出,粮食产量6亿吨,进口量7000多万吨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觉得中国粮食有问题 ,因为进口量仅仅是粮食产量的10%多一些。但是,按照中国统计数字,中国粮食产量从2007年的5亿吨增长到2014年 的6亿吨,再加上高热量值的大豆、植物油、其它油料作物、肉类等等进口食物,大致相当于上亿吨的高热量值的粮食进口,加总为7亿吨左右粮食总供应量。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2007年时早已经摆脱了饥荒、饮食结构基本稳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大多数人进入城市,运动和热量消耗值相对减少;而且到2014年,中国人口没有显著增加,并且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这三方面的社会特点意味着,中国粮食消耗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产生一定的减少。但是,如果考虑到统计的自产粮食和海关进口粮食数据,中国仅仅用了短短7年时间,自产和进口粮食的热量值消费最少增加40%(按照7亿吨计算)。从消费状况和粮食增长的数字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粮食增长的数字极为荒谬。在自产粮食和进口粮食的两个数据中,必然有一个造假,夸大整个数据。而进口粮油的海关数据不会造假,更因为走私的原因,导致真实的进口粮油数值被缩小。所以,中国自产粮食数据造假,而且造假的数值巨大。从中国粮食总消耗的角度,自产粮食和进口粮食的总量应该仍然保持在5亿吨左右。即使消费大幅增长,也不可能超过6亿吨。而差不多1亿吨的进口粮油,占到中国粮食总销量的16-20%左右。如果从热量值的角度,进口粮油所占的粮食比重更大。从进口的分类上,近7000万吨的大豆、近1000万吨的植物油、近500万吨的油菜籽、近500万吨食糖、数百万吨的肉类和其它食物等等,而这些都是具有很高和非常高热量值的食物。同时,中国自产的粮食是热值较低的小麦、玉米和稻米。如果按照热值比计算,进口粮油的热量值可以达到国产粮食的1.5倍以上,所以其国粮食供应的份额,估计可以达到25-30%。


在国内,大量化学技术得到应用,同样在填补国内的粮食缺口。其中,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是地沟油,也就是废食用油经过处理后重回餐桌。中国地沟油的产量很大,据估计,地沟油的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20-30%。按照中国年均消费食用油2100万吨的总量计算,每年产生废油400-800万吨,其中大部分返回到餐桌上。比地沟油规模更大的是瘦肉精,瘦肉精与猪肉紧密相关。在被民众知道后,经常在食品安全 问题上被提及。根据定义,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主要是肾上腺类、β激动剂、β-兴奋剂(β-agonist),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除了瘦肉精外,中国生猪饲养还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通过这样的方式,生猪成长时间可以从10-12个月,减少到5-6个月,生长周期减少一半,相应的饲料消耗也减少一半。按照非激素饲料的饲养,饲养场里6斤以上的饲料生成一斤猪肉,而散养猪可能达到10斤以上(按照热值转化);加瘦肉精和各种激素后,大约3斤饲料就可以生成一斤猪肉,每斤猪肉最少节省3斤饲料。2013年,中国的猪肉消费量超过5200万吨,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50%左右。如果三分之一的猪肉使用瘦肉精和激素饲料,中国一年就能节约5000万吨粮食;如果三分之二使用,就能节约1亿吨粮食。按照中国养殖业的特点,猪肉平均能够达到三分之二的使用程度,也就是节约1亿吨粮食。同时,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养殖水产品总量达4542万吨,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65.3%。如果按照鱼类的自然生长规律,鱼类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而中国水产品养殖则通过大量投放激素、抗生素等方式,加快水产品生长,显著缩短生长周期,减少饲料的使用量。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养殖一斤鱼能够通过速成的方式,减少一斤饲料的使用。按照中国每年的水产品生产总量,最少节约饲料达到4000万吨。同样道理,鸡肉的生产与猪肉和水产品类似,大部分依靠激素促进生长,降低饲料消耗量。散养土鸡经常需要100-150天成长期,大约需要6斤谷物(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等)、同时,而速成鸡往往只需要30-45天,速成鸡的成长速度是散养土鸡的3倍左右。一斤速成鸡的消耗量大约为1.9-2斤饲料,比土鸡的粮食消耗能够减少三分之二。在2012年,中国年鸡肉生产和消费量达到137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是速生鸡。即使按照每斤鸡肉节约3斤饲料,节约的粮食约为4000万吨。另外,瘦肉精和其它激素抗生素还广泛用于牛羊速成。综上所述,仅仅从地沟油、速成猪、水产品养殖和速生鸡等几大类产品,中国一年就可以节约超过2亿吨饲料/粮食。即使按照最低热量值计算,通过各种激素的速成,以中国民众的健康为代价,减少粮食的消耗能够达到中国粮食供应的20-25%,甚至更多。


中国粮食生产也主要依赖各种化学和生物技术。综上所述,过粮油等食物进口,以及地沟油和各种激素抗生素等方式节约粮食消耗,已经占到中国粮食消耗的50%以上。在剔除上述部分后,中国粮食生产仅仅占中国粮食总消耗量的不到50%。而中国粮食生产也依赖化学和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种子、化肥、农药和激素等多种化学及生物产品。经过多年的化学种植方式刺激农作物增产,中国的大多数农地都已经形成化学产品依赖。化学依赖指的是,传统 的自然耕作方法已经被废弃,农要依靠化肥农药激素和抽水灌溉等方式,减轻田间作业量,并且提高亩产。在传统自然耕作条件下,一亩地小麦亩产往往200-300斤,经过精心照顾的良田,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可以达到300-400斤。与之相对比,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后,轻易可以将亩产翻倍,良田可以达到600-800斤。而且,使用抽水灌溉,可以保持稳定的水源,为稳定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在1980年代后,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地表水大面积减少或者枯竭,但是中国粮食生产仍然能够保持增长,关键原因是使用化肥农业激素和抽水灌溉。在2008年之后,随着更多农田被侵占,通胀加剧,同时粮价基本不涨,导致大多数农民种粮勉强持平,甚至经常亏损。在这样的条件下,转基因种子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农业的新增长点。例如,非转基因玉米需要大量的田间作业,以及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良能够达到800-1000斤的产量。而农民在使用转基因种子后,能够减少作业量和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能增产数百斤产量。所以,当种子公司以减少投入和高产的卖点,吸引农民购买时,农民纷纷选择 转基因产品。虽然农民并不关心什么是转基因或者非转基因,甚至都不知道转基因是什么意思;但是,由于农民主要关心的是经济利益,追求高一些的收益,转基因种子在中国快速得到普及。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中国粮食供应基本依靠进口,需要消耗大量外汇。从分类上,进口包括直接进口和技术进口。直接进口指的是直接的粮食进口,需要直接消耗外汇。技术进口主要指化肥农业激素和转基因种子等,虽然表面上是中国国内出产,但是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实现产出和增产。在中国农民普遍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采取进口技术后,就等于进口技术在起着主导推动作用。当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和转基因种子,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些产品基本靠国外技术。大多数高产种子都是直接进口,而相当一部分的化肥农业激素也依靠进口、或者引进国外技术在中国生产。在中国农业对进口技术产生依赖后,等于放弃了传统农业的农田方式和种植方式。农民们不再争抢水源,也不再进行稻田养鱼、农作物间种等方式减少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当农民不再采用传统方式种田,而是依赖轻松的化肥农药激素转基因种子种田后,下一代年轻农民就失去传统耕田的技能。这样的问题是,一旦失去进口技术的支持,中国粮食产量遭受毁灭性打击。由于耕地已经适应了化肥农药激素的施用,形成相应的土壤特点,一旦停止施用化肥和激素,大部分耕地的粮食产量将急剧减少;一旦再停止施用农药,大多数耕地将面临绝收或者接近绝收的境况。而且,大部分农民购买的粮食和蔬菜的种子都是通过进口,种植一季之后无法留种。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种子,更因为自身转基因特点,无法实现自我繁殖,留种更没有意义。所以,农民如果想继续生产农作物,就必须年年购买国外的种子,一旦停止购买种子,就等于无种可以用于播种,更不可能实现收获。不论直接进口的粮油,还是间接技术进口的化肥农业激素种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才能保证粮食的基本供应。


外汇成为中国农业的基础,决定绝大部分的中国粮食供应。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农业虽然表面上似乎还存在农业,但是基本已经由进口所决定,也就是由外汇所决定。一旦没有外汇,就会出现两方面的状况:一是进口粮油肉等产品全面减少,甚至中断,导致相当一部分食品供应中断;二是进口化肥农药激素种子等产品供应全面减少,甚至中断,导致整个农业生产全面急剧减少,甚至产生大面积绝种和绝收的情况。两者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粮食供应至少缩减70-80%的数量,进而因为粮食饲料短期,导致畜牧业全面停顿。届时,中国高热量值的食物将全面短缺,民众将主要消费低热量食品,也就是主要以小麦面粉、大米和玉米为主。食用油、肉类和奶粉等产品将出现严重短缺。即使在较好的情况下,当食物的供应量减少到只有30-40%左右的时候,即使不出现全国性大饥荒 ,民众也退回到极为困乏的生活。这种情况如同60-70年代,人们的食物里有很少的油,很少有肉。由于摄入的食物热量值低,人们很容易消耗掉食物,快速陷入饥饿状态中。如果在较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没用外汇进口粮油和技术,大面积的土地绝收或者接近绝收,食物供应量减少到只有10-20%,人们即使只摄入最基本的米面玉米面,也不够所有人的消费。整个社会陷入大饥荒。不论是困乏的生活,还是大饥荒,都意味着社会中其它经济单元急剧萎缩。连饭都不够吃、甚至没得吃的时候,其它的所谓买房买车旅游消费等等,都是过眼云烟。


中国官方已经意识到相应的问题,并且试图开始着手解决。从官方的态度上,开始强调几个关键部分:1、强调供销社系统 ,这个系统在后,因为其缺乏灵活性和效率,已经逐渐被废弃。最近又开始强调建立供销社系统,有可能意味着应对粮食问题,保持稳定平均的社会供应。2、强调粮库建设,在粮食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和售粮数量相对减少,中国官方粮库的功能明显萎缩。虽然粮食系统还在大量吃国家给的补贴,但是国家粮库存粮大幅减少、地方粮库基本被废弃。所以,当国家准备考察粮库的时候,立即出现粮库大火,账本上的数万吨粮食可以很快烧光。当然,国家也知道,这些粮食只是存在于账本上,所以基本停止考察粮库。问题是,大量粮库实际上成为空库,当没有了外汇,难以大规模进口粮食时,中国直接陷入困境或者大饥荒,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 3、鼓吹转基因技术发展,中国官方从早期的对转基因持相对否定的态度,后来逐渐改为听之任之的态度,到最近开始大力鼓吹和支持转基因。从外汇的角度可以看出,如果中国没有了外汇,而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来,能够自己生产转基因的种子,中国的粮食生产还能够保持一定水平,不会直接陷入大饥荒。从官方鼓吹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官方对粮食的危机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认知,希望尽快通过发展转基因,实现一定程度的种子自给自足,以免以后无力购买国外的转基因种子。而从上述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看出,国家已经考虑在生存、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建立起一定的能力,保障一定的粮食安排。而采取这些措施的状况表示,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像堰塞湖,已经积重难返,只能在某个突然的时间溃坝,造成社会的大动荡和大饥荒。


责任编辑: 靖晔



本文标签:, , , , , , , , , , ,






via 【经济观点】最后的粮食......(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