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鑫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 传统文化 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晋祠铭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在政治上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主,又雅好文艺,擅长书法。首创行书入碑之风,有《晋祠铭》、《温泉铭》、《屏风帖》传世;及《笔法诀》、《论书》、《指意》等传世的论书著述。从《京帝篇序》中可以了解到唐太宗认为艺术 “释实求华,以人为欲,乱于大道 ,君子耻之”,因而必须“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浮放”。反对浮华侈丽文风的理论观点,是当时要求斟酌古今、融合南北文风的社会呼声的代表。对于书法亦是如此。北朝书风雄强,南朝书风秀丽,都不符合唐太宗“中和”的审美追求,“所以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唐太宗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为唐代书法的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太宗他独尊王羲之,在其受禅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
首先,在行动上,他发动皇宫内外搜集整理王羲之的作品。《唐朝叙书录》曾记载:
贞观六年(632)正月八日,命整理御府古今工书锺、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至十年,太宗常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诏令侍书。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唐太宗向全国颁发诏书,并拿出内府金帛,大量收购王字,还流传了不少为求王羲之作品而发生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皇帝的权威,并通过至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另一方面又以重金购求。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搜求进献,出售交易的热潮,得到了不少真真假假的羲之等人的魏晋遗墨。为了鉴别真伪,专门任命褚遂良对二王墨迹细加鉴裁,整理编目。不愿出售的,千方百计的也要得到。据何延之《兰亭记》载,智永弟子辨才和尚藏有王羲之《兰亭集序》,但不愿出售,唐太宗就命御史萧翼化装成商人,设计骗来。韦述《叙书录》记载当时搜访右军等真迹“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这样就获取第一手书法学习资料的问题 。
神龙本兰亭序
其次,唐太宗身体力行的学习王字。据载,其每得王帖,不仅自己锐意临仿,还命诸王子临帖五百遍。其书深得羲之神髓。唐太宗深爱王字,尤以《兰亭序》最甚。据何延之《兰亭记》记载:
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
《兰亭序》真迹就这样离开了历史 的舞台。帝王与身边的大臣都是书法名家,他们都这样推崇王羲之书法,时人必然是紧追时风。
再次,在收集到大量王羲之遗墨后,唐太宗命令虞世南、褚遂良等鉴定真伪,对可靠的进行复制,用来保存或赏赐皇族和重臣,朝廷上下掀起学王热潮。唐代弘文馆、集贤院有专业的“拓书手”,好的可以假乱真。《兰亭》临摹者众多,相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赵模、汤普彻、诸葛贞、薛稷等善书近臣和内廷拓手各有摹本,有多个版本在世间流传,著名的有冯承素的“神龙本”、欧阳询所临的“定武本”、虞世南所临的“天历本”、褚遂良所临,卷后有米芾题诗的“米芾诗题本”。冯承素、诸葛贞摹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王羲之真迹的摹拓本稀少,都在上层阶级手中。《怀仁集王圣教序》集字碑石,因拓本易得到,对弘扬传播王羲之书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后集王刻石成风,王羲之书法拓本广益流传,学王在社会上形成风潮
最后,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作传,将王羲之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牋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廻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蒙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毂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也,皆誉过其实。所以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用比较的方法,批评钟繇字体“古而不今”、“长而逾制”;王献之“字势疏瘦”、用笔“拘束”;萧子云书如蚓、蛇,无筋无骨,“无丈夫气”的风韵。肯定“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的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
唐太宗这么痴迷王羲之只是个人爱好吗?个人爱好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全民动员呢?唐太宗登基时属唐朝建立初期,需要采取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加上他不是通过传统 的方式继承的帝位(“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所以有很多贵族士人需要安抚。在全国确立一套有利于统治的文化体系尤为重要。王羲之书法是优美典雅的类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社会化的适应性,富于典范意义。其艺术风格,正是儒家悦感文化和经世致用、伦理化意义的楷模,符合其道、德、仁、艺一体化思想的审美旨趣。为了笼络江左人士,钟爱王羲之,可以令这些贵族感到亲近、受到重视,有助于唐太宗对江南士大夫的统治和管理。这也体现了当朝皇帝的审美取向,当时正是由南朝流美华丽的诗风文风向质朴、求实转变的时期,书法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唐太宗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来推崇王羲之书法的,更有政治目的在里面。通过这位历史闻名的皇帝推手,王羲之被推上了“书圣”宝座,从此坐稳书法“江山”。
任何一个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有一定的目的,也许这个目的他很明确,也许这个目的在他的意识里还很模糊,但确实存在的。每个人为了论证自己言行的正确性,通常是预先设定了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然后拿各类人、事、物进行衡量,符合标准的材料会被当做证据或正面形象来宣传,不符合的材料会被丢弃或者当做反面形象。王羲之就是唐太宗理想中的书法审美形象的代言人。有目的的把王羲之推上了“书圣”的宝座,成就了王羲之书坛霸主,也成就了他的帝王霸业。
来源: 网文
本文标签:政治, 高峰
via 王羲之与唐太宗(组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