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尚一
(接前文)
二 外企在中国 的获利模式
外企只是将中国作为额外业务的延伸,聚焦于眼前利益,所以,外企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兴趣,无法了解中国的整体状况。当获利手段和眼前利益结合,形成外企在中国的获利模式。
外企进入中国有显著的综合优势,形成市场的利润垄断。首先,外企有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政府自身缺乏组织资源的能力,还严厉限制私企生存和发展,缺乏出口创汇的能力。中国政府渴望外企进入中国,组织资源生产和出口以实现创汇,因此不仅为外企提供各类廉价资源,还提供各种税收和非税收的优惠措施。这些资源和优惠措施让外企以太上皇的姿态进入中国,既能获利,又高人一等。
其次,外企具有巨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货币稀缺的时代,外企很少的钱进入中国都算是大资金,可以雇佣很多人,购买很多资源。外企具有技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可以轻易占领中国市场。最初,欧美等外企派驻白人到中国任职中国公司高管,因为不了解中国的官僚体制进展缓慢;随后,外企大量更换管理人员,由港台籍高管挑起主力。这些港台籍人员既懂得与中国政府建立关系,又能够最大压榨中下层员工,为外企在中国开拓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些综合优势的支持下,外企集中于最有利可图的中高端市场,对具体的中高端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垄断,进一步垄断市场利润。
外企主要关注眼前利益。外企既然拥有各种绝对优势,就不需要考虑长远发展(因为长远也理所当然由自己控制),主要关注眼前利益。眼前利益主要指两方面,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
局部利益主要指,不关注整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只考虑自己所处市场的状况,以及自己的利益状况。外企的局部利益包括两方面:1、生产方面,主要关注人工和自然环境成本,尽可能利用中国的血汗工厂政策,通过压榨工人工资和自然环境(不用为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支付罚金),降低自身的成本;2、市场方面,主要采取揩油策略,集中面对政府和央企、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高价获取高利润;同时,外企不关注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状况。
短期利益指的是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期变化趋势。外企最初主要以外贸方式和小规模进入中国时,只注重短期利益的缺陷并不大,但是随着外企对中国的投入日益增大,投资回收期日益延长,外企仍然只考虑眼前利益。当外企只看到眼前利润增长,就容易忽略中国的系统 风险,忽略中国自杀式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基于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外企在中国经济的不同时期,采取明显不同的获利模式。在过去20余年,中国市场表现出几个明显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根据中国不同阶段的状况,外企采取相应的短期揩油策略。外企获利模式具体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1、初期间接获利模式:1990年代,外企与中国的经济接触度较低,经济往来模式较为单一。在此阶段,中国社会开放程度低、民众工资收入低、政府资金紧张,中国市场规模较小,绝大多数外企不将中国当作独立市场,主要对中国贸易往来,将国外产的中高价值产品销往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大规模推动血汗工厂政策,产品价格低廉,外企就充分利用这个便利条件,从中国以采购的方式获得廉价产品。中国廉价生产形成爆发性成长,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利用东南亚生产成本日益高昂的状况,抢夺东南亚国家的生产订单,加剧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且借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出口订单。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廉价生产进入第二个爆发期,成为世界廉价产品的主要产地。中国的血汗工厂以贸易订单出口,或者中国商人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中国产品,大规模从欧洲,北美、南美、日韩台湾等地区,争抢中低技术产品订单,间接削减了这些地区的工作岗位。跨国公司加大从中国的采购力度,支持了中国血汗工厂的规模扩张;跨国公司的因此获得更高利润,反过来再支持采购规模,进一步支持中国血汗工厂扩大,形成螺旋上升的订单扩大模式。
2、中期逐步推进模式:2003年之后,跨国公司参与 中国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首先,随着中国出口迅猛增长,获取越来越多的外汇,中国政府和沿海地区部分民众逐渐形成对外国产品的消费能力。中国日益需要跨国公司的产品,包括各种中高技术产品、工业生产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转设备,以及部分奢侈消费品等。外企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状况,积极对中国出口。同时,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道路和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逐渐建设,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显著提升。跨国公司对中国生产的依赖日益增加,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前提下,受到中国社会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厂,以保障长期的低成本生产。外企在中国逐渐扩大生产组装,对于开拓中国市场的欲望也越强烈,越来越将廉价生产和市场揩油政策结合起来。外企加速进入中国,将生产与市场整合,反映其获利模式逐步推进的状况。
3、后期深入整合模式: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逐渐试探深入整合的获利模式。深入整合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跨国公司层面的整合,将中国环节整合到跨国公司中,将中国业务看作自身产业利益链条中的一部分;第二、生产与市场的系统整合,在中国建立主要功能的子公司,将生产和市场推广整合为一个系统。在试探过程中,中国权贵将一些国企半卖半送给外企,并且给外企配套贷款。外企在收购国企后,利用国企的生产基础,逐步增加投资,促进技术和管理升级。随着中国市场持续扩大,外资投资增加的规模日益扩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通过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创造出火爆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受瞩目的经济体。整个世界都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极为看好,也希望中国拯救世界经济。外企获得的收益进一步扩大,更加积极对中国追加投资,急剧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据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
4、金融系统综合获利模式:除了实业投资外,国际金融机构和基金也纷纷进入中国,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中。例如,中央政府将央企股份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外资金融机构,让国际投行和商业银行入股中国的主要国企。当这些央企在香港上市后,外资金融机构获得数千亿美元的利润。同时,地方政府以收益保底的承诺吸引外资,进入开发和购买房地产(最臭名昭著的是上海)。中国A股市场也积极吸引国外游资进入,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也陆续进入中国大陆,投资到保险和银行等金融领域。
以眼前利益为出发点,结果造成对于长期趋势的忽略。外企从单一向纵深和综合发展的过程中,获利越来越丰厚。随着收益持续扩大,外企以为未来 有更大收益,持续增加投入,以争夺在中国的市场地位,确保自身收益。不过,由于中国市场变化速度极快,当外企实际增加投资开始实施时,往往已经落后于形势。而且,由于资金规模投入日益扩大投资周期越来越长,外企更难以跟上实际形势的变化。只不过,由于外企获利丰厚,而且中国市场一直在扩大,因此普遍很难感觉到他们已经落后于形势。而且,众多外企集体性落后于形势,不存在跟随市场甚至预见市场的紧迫感。
根据外企的获利模式,既然市场持续扩大,收益持续上升,就没有改变的必要。所以,外企日益相信中国市场会继续扩大、会长远发展。这种从眼前利益角度出发的行为,在越来越大的信心背后,其实是丧失了对中国市场的整体洞察与准确把握。
(待续)
来源: 看中国首发
本文标签:中国政府, 中国通, 北美, 南美, 台湾, 政府, 政治, 方政, 欧洲, 看中国, 美国, 集体, 香港
via 【尚一专栏】2015,外企上演中国大溃败-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