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像
过年期间,上海传承久远而又日新又新的民俗中除了除夕夜放鞭炮迎新年之外,另外一个重头戏就是初四夜到初五凌晨这段时间放鞭炮迎财神。根据从10年前的2005年开始的数据显示,初五接财神产生的烟花爆竹残屑与除夕产生的残屑大体相当,均为1000余吨,并且逐年增加,由此可反映上海市民接财神热情之高涨,声势之浩大。
但是,考察接财神的历史 却发现,这种习俗活动比之除夕迎新年活动要晚得多。明朝万历年间编修的《上海县志》、清朝康熙年间编修的《上海县志》都没有提到正月初五接财神这个习俗。干嘉时期的华亭人陈金浩《松江衢歌》描述包括上海县在内的松江府民间节令习俗,其中有过年、元宵、清明、端午、乞巧、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节日,甚至还描述了千秋节为乾隆和嘉庆皇帝祝寿、暮春远足踏青、六月卖凉食、八月看潮头、深秋观红叶等相对小众的民间习俗,却唯独没有提到正月初五接财神。
反观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常熟、江阴、宜兴等地,正月初五接五路财神的习俗比上海出现得早很多,有的地方早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记载了。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的《常州府志》描述正月习俗时说:“祀五路神,祈利达也。”这里的五路神,就是指路头神、五路财神。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中引用了一首蔡云写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接财神爷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时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因为要赶早,所以一直提前到初四夜间凌晨未到的时候,这也是各处包括现在的上海皆然的一种情形。
接财神风俗的传播和城市的经济发展 有关,原来的上海“偏处海陬,风气颛朴,人仰耕织而食”、“胼胝稼穑、耕织而食、力学诗书”(《松江府志》),而苏州却“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 》)。但到了开埠以后,上海后来居上,工商繁盛兴旺,于是道光年间的《沪城岁时衢歌》就最早描述这一习俗:“三日新年息曳裾,觅闲窗下觉颜舒。闻吉语听来切,元宝一双金鲤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的《上海县志》终于将这个民俗记录下来:“(正月)初五,接财神,用鲜鲤,担鱼呼卖,曰送元宝鱼,至暮轰饮,曰财神酒。”自兹而后,除了中间有过一些年份的摒弃,这一习俗在沪上发扬光大至今。
那么问题 来了,我们接的财神究竟是谁?
从前面提到的五路神、路头神看,这就是由宋代以后广为兴盛起来的民间祭祀五通神(五显神、五圣)演变而来的祭祀五路财神——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中风俗中的接路头,本质上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逐渐演变成财神。路神演变为财神的原因,是因为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日趋频繁,而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于是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 主宰了财货——这和现代俗语“要想富,先修路”的意思隐隐暗合。
但到了明清,关于究竟是哪五路神,说法也有多种,大多数人以为是赵玄坛(姓赵名公明、亦称赵公元帅、道教称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和其余四路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西路财神纳珍天尊、南路财神招财使者、北路财神利市仙官等五位财神。另有一说是在清代出现的《财神宝卷》中,五路财神被说成五位结拜弟兄,他们是大财神杜平、二财神李泗、三财神任安、四财神孙立、五财神耿彦,传说中说他们五人皆是同一年的正月初五子时出生,于是他们在神前结拜为弟兄。杜平和四兄弟计划经商赚钱,五人凑齐本钱,开始到各地贩货,每一次都大赚数倍,赚得“铜钿银子斗来畚”,银子堆山积海,无处存放。杜平决定做蚀本生意,向天下散财。他们夏天贩卖烘炉,冬天贩卖扇子,不料由于出现反季异常天气,居然还是大发利市。杜平等兄弟五人合伙做生意发大财,又转而故意蚀本散财,散财不成反而发了更大的财,后来又被官方认可加封为五路财神大将军,这对都市市民,尤其是其中的商人阶层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精彩故事情节。
当然,近代以来上海的财神也在不断的变化,关圣帝君(即三国战将关公关云长,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传说他管理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了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而也为商家尊奉为财神,是为武财神,其中特别因为他离开曹操时挂印封金一介不取,对刘备忠心不二,也被尊为义财神(关公成神的深层原因可参见FBK之前刊载的《盐:关公成神的商业催化剂》)、比干(传说中纣王的叔父,被纣王挖心害死,因为没有心,故而被认为不会偏心,也被尊崇为文财神)、范蠡(越王勾践谋士,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三致千金,被称为“陶朱公”,也被尊崇为文财神)、沈万三(明初巨富,传说拥有聚宝盆,财可敌国,甚至能和朱元璋竞筑南京城,被奉作富财神)、文昌帝君(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科举时代获得功名也是改变身份,進而获得财富的途径,所以文昌帝君也被尊崇为财神)、和合二仙(原指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后形象演化为两个笑容可掬的小孩,对于商人取和气生财之意,也被奉为财神)、钟吕二仙(以为钟离权和吕洞宾可以点石成金,也被尊为财神)、刘海(道教神仙,传说有刘海戏金蟾,金蟾蜍为神物,能够吐钱奉人)甚至佛教文献记载的毗沙门天王(即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是富贵福德的财神,世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北方的保护神,又是夜叉和紧那罗的王,其原型来自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俱毗罗)、藏传佛教的黄财神等也都曾被当作是要接的财神。
上海开埠以后,作为一个高度移民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所信奉的神祇有很大差别,所接财神也未必相同。但是财富是人类共同的需求和梦想,大多数信仰体系也都有满足信徒求财的仪式。根据旅美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考证,正月初五,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要祭祀财神爷,这一风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和所有华人聚居之地,成为全球华人梦想的载体和奋進的动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风东渐,基督教也在中国植根发展,《新约圣经》中也有关于财神的说法,“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天主教《牧灵圣经》版做:没有人能服侍两个主人。……你不能同时做天主的仆人,又做金钱的奴隶。出自马太福音Matthaeus6.24和路加福音Lucas16.13,路加福音中文 字略有不同)。”玛门,Mammon,亚兰文“财富”或者“钱财”的希腊文音译,和合本注释,“玛门”是“财利”的意思。但是,新约并没有视财富为邪恶的意思,只是谴责有人用金钱取代神的位置,或者因金钱而离开神,新教伦理更以宗教的方式确认了正当追逐财富的合法性。上海民族资本家当中的基督徒也将正当的谋利求财之道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这也可以算是财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
还有题外话的一说,北宋某年的蔡京曾经四次为相,秉政17年,他向宋徽宗赵佶鼓吹“丰亨豫大”(本谓富饶安乐的太平景象,后多指好大喜功,奢侈挥霍),工役繁重,当时民怨沸腾。不过因其本人的生活无比富裕,民间把他当作财神,后来蔡京被贬谪,行至潭州死,民间也就取消了对他的崇拜。蔡京极有艺术 天分,他的书法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但后来的苏黄米蔡四家中的蔡一般是指蔡襄,蔡京也被踢出了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价值观毕竟还是德胜于才也胜于财,一旦变了大老虎,一切都是会起变化的。
按照大陆假日的安排,今年的初五正好还在假期中,而古早岁月,初五又称破五,是各项工商事业开业的那天,初五接完财神后,新的一年的运营就正式开始,老板或者管理者往往会给每个雇员员工包一个开工红包,钱数目并不多,只是讨个大吉大利、万事顺利的意头,大家也就开开心心、信心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对未来 也充满了美好了憧憬和希望。
编辑:李智
文章 来源:复旦商业知识
图片来源:好搜
本文标签:大老虎, 杜平
via 先登龙虎榜 再入发财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