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星期六

断鹞放灾-清明节的“放风筝”习俗(组图)




民间的儿童施放纸鸢(网络图片)


古人于清明时节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射柳、蹴鞠及放风筝等习俗。其中,“放风筝”的习俗是源自于清代,具有“断鹞放灾”的意涵。


风筝,在古代称为“鹞”,北方称为“纸鸢”。相传最早的起源是由春秋战国的墨翟所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意思是说,墨子耗费三年的时间才制成木鸢,但是木鸢仅飞一天就坏了。


“纸鸢”之名,相传源自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侯景之乱”。梁武帝在遭到侯景反叛,深受困围时,部下献计以纸张仿效鹞鹰模样制成纸鸢,再顺风施放即可抵达友军。不料,纸鸢却在途中遭到敌军射击掉落。后人于纸鸢上加放削过的竹片,发现在纵放于天际迎风飞舞时,会发出如筝般的声响,因此“风筝”称号便衍生而来。




放风筝(网络图片)


清明“放风筝”源于清朝。据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即可知悉,前往郊区的扫墓者,在祭扫完毕,便会在坟前施放纸鸢。


所谓的“清明断鹞放灾”,就是在清明节时,人们将灾祸病情写在纸鸢上头,再将之施放。带纸鸢随风高逝,即剪断线丝,让纸鸢随风飞逝。此举,象征著所有灾恶病情都会随着断线后的纸鸢,消逝而去。因此,“放风筝”就成了清明节的重要的习俗之一。


责任编辑: 予新







via 断鹞放灾-清明节的“放风筝”习俗(组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