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星期二

网传理财产品真相 揭中共地方政府骗钱路线图图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重,近日一则文章披露了地方债转嫁给民众的来龙去脉。(AFP PHOTO/Mark RALSTON)

中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重,最终的受害者是众多投资人。近日一则文章披露了地方债转嫁给民众的来龙去脉,以及大陆民众频频在理财产品上血本无归的原因。

文章表示,中国的地方债最终就是以理财产品的方式转嫁给老百姓,而操纵这一过程的是地方政府、和信托公司。

首先,地方政府主导注册一些投资公司,即融资平台,通常就是一些“城建开发公司”等,地方政府利用其融资,然后大兴土木。也就是说这些公司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一成立就带着政府项目。

地方债的债主是银行,即这些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融资。在中共体制下,对于有政府背景的公司,银行全单照付。

接下来,银行将这笔债权转卖给信托公司,自己留下一些利息,比如,如果当时贷款的利息是5%,这时银行留下2%,给信托公司3%。而信托公司要做的还是将债权转卖出去,这样银行和信托公司就都没有了。银行和信托公司这样做是因为它们都知道,给地方政府贷款“多半是有去无回”。

信托公司把债权做成“理财产品”,并承诺兑现时至少可以拿回本金,然后信托公司再委托银行进行有回扣的代理销售,买主就是投资人,也就是老百姓。实际上等于最终是老百姓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债主,也成了风险承担人。

最后投资人连本金都拿不回来的时候,各方开始推脱责任。当投资人找代理销售的银行时,银行说自己只是代售而已;找到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这是某某城建公司的项目;找到某某城建公司,对方又说自己只是跟银行签约融资。

接下来就是银行和城建公司都说与自己没有关系,找签约的信托公司去;信托公司说投资就会有风险,要本金就去找政府,这是政府项目;找到地方政府,答案是行政机构只是审批项目。

投资人无奈只好打官司,但是看看地方法院、本地银行、信托公司、城建公司,投资人发现官司没法打,因为被告栏没法填。

多年来中共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据统计,在2011年之前的13年间,中国地方债增加了36倍。在2008年时是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了2011年底则超过10万亿元。

仅以重庆一地为例,自从薄熙来2007年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之后,到2011年年底,重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开发商共计负债1万亿元。

中共审计署2013年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债为10.71万亿元,考虑到部分地方债存在一定浮动性,所以各级地方政府总债务规模在15万亿元至18万亿元之间。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债达17.89万亿元,但体制内人士说,实际规模很可能超过30万亿元。

多年积累的地方债问题是当局一大难题

野村控股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对中国30个省级政府和265个市级政府的借贷风险进行了评估。调查发现中国地方债违约风险非常高,尤其是沿海和西部省份。

违约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经济学者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后的投资项目多数是亏损的。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南卡罗莱纳教授谢田表示,地方债中还有一部分涉及中共官员贪腐。

据悉,2014年到期的地方债占总债务的21.89%,即超过6.6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到期的地方债有3.1万亿元,2016年到期2.8万亿元,2017年到期2.4万亿元。

中共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面临违约风险,无奈之下,当局于2016年1月11日宣布,取消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

2015年,当局推行了地方债务置换政策,即把原来政府融资平台的理财产品和银行贷款等期限短、利率高的债务,置换成期限长、利率低的债券。2015年全年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是3.2万亿元。#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刘毅

本文标签:, , , , , , , , , , ,


via 网传理财产品真相 揭中共地方政府骗钱路线图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