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星期二

大陆高校腐败曝光 触目惊心

目前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在中国各高等院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从学生到教授到校长,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近日,有媒体人曝光大陆学术界跨国论文造假。(网络图片)

目前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在中国各高等院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从学生到教授到校长,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近日,有人曝光大陆学术界跨国论文。(图片)

目前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在中国各高等院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从学生到教授到校长,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近日,有媒体人曝光大陆学术界跨国论文造假。

论文跨国造假产业

据《南方周末》10月4日报导,近日美国一家名为“剽窃监督”(Plagiarism Watch)的抄袭监测网站,挖出了一家被称为“世界科学史上最大规模”的英文论文造假

举报的是巴西《遗传学和分子研究》(英文名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简称GMR)。该杂志被举报疑似为研究人员跨国批量生产、发表学术论文。研究者发现,2015年该杂志发表的中国学者文章达到1605篇,占总发表量的78.1%。

报导称,其中至少11篇SCI论文,有着完全一模一样的实验图表。如果没有举报信,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很难识别,其中一个名为图表三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出场率更高达9次。

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来自中国,其中两篇论文作者都是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的医生,余者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机构。

报导披露道,中日友好医院的唐弢、张国超、王文跃等人和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的蔄辉斌、毕伟平、蔄红好,不但在论文中使用了同一张图表3和图表1B,他们甚至是同时在2015年9月向GMR投稿,文章还发表在了同一期期刊上。

“剽窃监督”网站分析认为,这些文章不可能有相互抄袭的可能,是第三方论文造假代写公司制造了上面的这些论文。

报导表示,作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简称为SCI的美国《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文数据库,一直被视为最重要、国际公认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工具。但如今,这一系统内的部分杂志,正用收版面费的形式,为中国论文造假者大开方便之门。

报导介绍,他们共同的特点:都属于OA期刊,即作者或机构付费、读者免费的出版模式,都收取不菲的版面费。——在2015年,中国为此支付了7217万美元(人民币约4.7亿元)。而这些钱,大部分由科研经费和机构埋单。

论文代写者:这个是买卖

虽然论文代笔被认为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但是代笔公司并非全生活在暗处。在一家名为“肽度时界”的医药服务平台网站上,居然有公开招标代笔公司的服务。

2016年3月,有一个SCI论文代发的需求在该网公开招标,7家公司参与了竞标。按照标书显示,中标者需要在年底前,为发布者各代发一篇心血管方面的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据《南方周末》报导,南京德亨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出示一份合同显示,一篇影响因子为1分左右的SCI论文,从合同签订到发表文章需要一年时间,价格是64,000元,如果加急半年价格则是68,000元。

该公司负责论文从设计到投稿的全部工作,而客户只须提供需求、作者的人数、名字。工作人员介绍,时间越急则价格越贵,另外影响因子越高,价格也更贵。

据报导,李杰(化名)是一名专业代写者,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里做论文撰写组的负责人,专门负责设计课题、撰写和发稿。李杰称经过他的笔发表的SCI论文加起来,有一百多篇了,但“这些文章的产权都不是我的,我只负责写,这个是买卖”。

报导称,这些面目可疑的论文发表者,很少自掏腰包,“一般科研经费都能够解决”。在各大医院、医学院校,都有针对SCI论文发表的奖励制度,并能报销版面费。

学阀让大陆高校更腐败

FT中文网9月26日发表一篇名为《“学阀”现象加剧高校学术腐败》的文章,文章列举多个国外杂志,涉及论文造假,大部分假论文来自中国大陆。

文章介绍,在此之前,中国学术界曾被爆出三起国际学术期刊的撤稿风波:2015年3月,英国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论文,其中41篇系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

同年8月,全球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出自中国学者之手;

10月,爱思唯尔(Elsevier)撤销了9篇论文,9篇也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这三次撤稿风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同行评价涉嫌造假”,也就是审稿人邮箱是假冒的。

文章表示,与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论文相比,国内论文抄袭、造假现象更为恶劣。虽然中国学术界内外对期刊充斥着大量不合格、造假论文的现象早已怨声载道,但却不见丝毫改善,甚至比10年前更为恶劣。

所谓“学阀”,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

文章表示,学阀一定要具备3个资质:博士导师资格、掌握行政权力、善于跑关系。博士导师手下的博士生,大多留校任教,有利于形成一个小利益集团;而行政权力则可以垄断学术资源;拉关系,跑课题,演讲等更可以巩固其学阀的地位。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表示,“学校内部的‘行政化’主要是受官本位的影响太重。有些时候处长们会影响着太多的学术资源”。每年国家各类科研项目公布的结果当中,拥有行政职务的学者占的比重往往奇高。这当中就是因为高校的行政权力对资源分配拥有主导作用。

文章认为,正是得益于行政权力的市场化机制,学阀拥有比普通教授更高的收入。根据《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显示,“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其年工资收入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高18%;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高25%”,前者的年均课题收入也比后者高36%。“可以说,‘学阀’的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甚至腐败收益根本无法估量。每年国家拨付的项目经费存在大量贪污现象,但却罕见有人被查出来。”

除此之外,文章还认为学阀现象对高校正常学术秩序产生严重干扰,其表现在三个方面:结党营私,阻碍学术自由,浪费学术资源。

在分析产生学阀的原因时,文章提出,“学术资源市场化也使得高校变得更为急功近利。”文章认为,学术资源单纯地以量化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标准,这些量化指标往往过于单一,整个过程又缺少监督机制,这不仅使得高校对论文重量不重质,也让学阀们有操纵评价和考核程序之机。

资源丰厚却缺少监督制衡和惩罚措施,这些学阀非常容易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人群。

习近平清洗教育界

教育界的腐败源自于江泽民时代。陈至立按照江泽民的指示,下令“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这些政策被外界认为祸国殃民,使学校成了肮脏生意的交易场,教育界乱收费愈演愈烈,伪造文凭,花钱买文凭等事情层出不穷,引起社会极大愤怒。

时事评论员横河表示,“教育产业化”使大学学费昂贵,很多人可能要几十年的工资,或者是全家人的努力才能勉强养一个大学生。那么要在短时间挣回这笔钱,怎么办?那么就“造假”。在一个完全没有道德,不把这种事情当成一种丢人的事情的情况下,很多人就愿意走这条路。

从去年底开始,王岐山在高校掀起反腐风暴,与李克强联手清洗教育界。之后,高校高管接连被查和免职。据报,2015年,34所高校的53名官员被通报,其中一本院校被通报人数约占62%。今年3月中共两会前夕,北京、山东、内蒙古、广西、福建5省区总计120所高校被密集部署巡视。

今年5月2日,政府网刊登李克强在北大座谈会的讲话内容,李克强表示,大学要重视一流学科建设,不一定都要建成综合性大学。李克强谈到高等院校改革称,要给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外界关注,李克强讲话内容多方面抨击江泽民当政时的相关高校政策;江泽民姘妇陈至立的利益地盘教育系统正被清洗、重新洗牌;以陈至立为首的一批江派官员可能将落马和受到处理,陈至立或面临清算。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孙芸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via 大陆高校腐败曝光 触目惊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