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底,严重变形的天安门城楼重修,发现天安门的「镇楼之宝」。图为2008年太和殿屋瓦修缮。(Getty Images)
天安门城楼和紫禁城诸多建筑脊梁上藏有带有镇物的宝匣,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顺从天道、祈求上天护佑思想的折射,也是明成祖时期整个社会「向道」氛围的反映。至今,一些古建筑在修复完成后,还要举行传统的「合龙」仪式。
文 _ 刘晓
明朝的崇道之风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到嘉靖、万历皇帝时达到顶峰。明成祖不仅多次派人寻访大道张三丰,而且还曾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
除此之外,明成祖为了感谢在靖难之役中护佑自己的真武大帝,还在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武当山大修宫观以「报答神惠」,表达自己向道的诚意,并「为天下生灵祈福」。
明成祖的向道之心,亦体现在他打造的北京城中。除了在北京修建宫观、在紫禁城内建有玉皇殿,供自己和内宫中人奉祀外,紫禁城的大型建筑物的脊中心处都放有五谷粮、五色线、五色玉、五枚金元宝等镇邪避邪吉祥物,而在紫禁城的重要屏障天安门城楼上亦放置「镇楼之宝」,这些镇楼之宝都与道家有关。
1900年的天安门正面。(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惊现镇楼之宝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一方面包含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在最初修建时,承天门只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覆黄琉璃瓦,有五个门洞,通高33.7米的重簷歇山式城楼,亦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1969年12月底,严重变形的天安门城楼被重修。根据近些年披露的资料,当时负责重修的姚来泉师傅带着两个工人,先是爬到天安门楼顶最高处的脊瓦上,力图找出正中的那块脊瓦。他让两个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往中间数脊瓦之数,他自己则站在大约中间的位置。当两人各数到43块时,姚来泉的脚下刚好还剩5块(即总长为91块脊瓦)。姚来泉在最中央的脊瓦上作了个记号。
很快,施工人员砸开了中间黄色的那块琉璃瓦,只见里面露出一个30厘米见方的金丝楠木宝匣。尽管宝匣有些陈旧,但上面清晰的雕刻着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
宝匣打开后,里边有如下物件: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元宝、一块拇指大的红宝石、一粒粒朱砂,以及五彩粮:黄豆、红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据专家称,这就是天安门的「镇楼之宝」。
镇楼之宝有说道
按照专家所言,这些镇楼之宝都是道家辟邪之物。
在道教中,朱砂因为颜色鲜红,有非常强的「阳气」,所以使用范围很广,被认为是净宅、辟邪、驱鬼、风水、镇宅等的必备之物。
古人对玉石有着特殊的喜爱。《本草纲目》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也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而道家用玉石大概流传了两千多年。玉石被认为有祥瑞之征兆,能远祸近福、辟邪除祟。汉魏时期用于辟邪驱鬼的玉刚卯、严卯,具有辟邪作用的玉辟邪、玉马、玉虎等的盛行,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玉辟邪功能的高度重视。天安门镇楼之宝中的红宝石就是刚玉的一种。
至于五彩粮,又称五谷粮。在《黄帝内经》中,五谷包括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后来还有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的说法,而这正与天安门城楼上的五彩粮相同。
古代中国人就有祭祀稷神(谷神)的习俗。《左传.昭公二十九》中说:「稷田正也。有列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上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云:『历山氏(列山氏)之有天也。』其子曰农,能殖五谷,夏以衰,周弃能继之,古祀为稷。」
简单的说,五谷象征著社稷,即国家的根本。古代天子祭祀谷神,就是为了保证来年全国南北各地五谷丰登。只有粮食充足了,老百姓的生活才有基本的保证。
因此,五谷粮不仅有不同的颜色,还代表不同的方位和五行属性。具体来说,高梁是红色,所以居南方,属火;黄豆、谷子是黄色,居中,属土;黑豆是黑色,代表北方,属水;稻子,白色,居西,属金;麦子或青豆,未成熟时是麦青色,居东,属木。五谷粮历四时经八节,五色具备,五行俱全,五方俱占。
合龙仪式
中国古代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字条「上梁大吉」、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
北京紫禁城。(Fotolia)
据说在修建紫禁城时,施工人员都要在重要的建筑屋顶施工结束前,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之后再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合龙标志着一座建筑的落成。
龙是护佑帝王的神物,而紫禁城是皇帝办公、生活的区域,古人还用龙来形容建筑屋顶正脊,是以「合龙」表示龙口含镇物,可保佑建筑消灾避难,长久稳固。
宝匣不止一处
太和殿。
(Fotolia)
根据当代故宫研究员的考证,目前已发现紫禁城内如下建筑屋顶设有宝匣,包括: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东配殿、储秀宫、储秀宫东配殿、储秀宫后西配殿、丽景轩、翊坤宫东配殿、玄穹宝殿、奉先殿、奉先殿后殿、西华门、永寿宫前殿、永寿宫后殿、太和门、协和门、慈宁门、慈宁宫、寿康宫、大高玄殿、宝华殿、漱芳斋、养性门、体和殿、承乾宫、承乾宫后殿、毓庆宫、颐和轩、景祺阁、翊坤宫、平康室、坤宁宫西暖殿、坤宁宫东暖殿、贞度门、昭德门等。
太和殿正脊的宝匣,为铜质抽屉式,表面鎏金。(网路图片)
自然,宝匣有等级之分,尺寸不一,质地各异。质地大致有铜、锡、木三种。太和殿作为等级最高的皇家建筑,镇物放置在铜鎏金的抽屉式宝匣内,宝匣表面鎏金,镌雕龙纹,异常精美。
宝匣内的镇物包括五金、五谷、五色线、药味等物品。五金多为金、银、铜、铁、锡;五谷多用稻(谷子)、麦(小麦)、粟(小米)、黍(玉米)、豆数粒;五色线为红、黄、蓝、白、黑色丝线各一缕;药味包括雄黄、川莲、人参、鹿茸、川芎、藏红花、半夏、知母、黄柏等。这些颜色与社稷坛的五色土类似。
太和殿宝匣内的部分镇物。(网路图片)
昭德门宝匣与镇物。
(网路图片)
镇物有的还包括珠宝、彩石、佛经、施工纪录等。
无疑,天安门城楼和紫禁城诸多建筑脊梁上藏有带有镇物的宝匣,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顺从天道、祈求上天护佑思想的折射,也是明成祖时期整个社会「向道」氛围的反映。◇
天安门紫禁城 屋脊藏宝匣有说道
via 天安门紫禁城 屋脊藏宝匣有说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