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军队在洞朗地区持续对峙,至今未有妥协的迹象。中印两国会持续这种不稳定的和平状态,还是会擦枪走火,甚至重启战端?
中印军队在位于中国与不丹边界的洞朗地区已经对峙了两个多月。印度方面称,作为不丹的传统盟友,印军要制止中国在争议地区修路。而北京则指责印度军队进入了中国领土。
中国已经多次向印方发出警告。中共国防部8月3日说,中方的"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变的幻想",立即将越界士兵撤回印度一侧。
但印度并没有让步的迹象。有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山地部队第33军正在向中印边境锡金段集结。
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庆祝印度独立日的讲话中说:"我们足够强大,可以击败任何侵犯我国的敌人。"
这是30年来,中印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经济军事大国之间出现的最严重危机,不能不令全世界为之担忧。
局势将如何发展呢?下面让我们逐一探讨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外交解决
尽管中印双方都言辞激烈,但多数评论家都认为,两国为洞朗地区开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外交解决才是明智的出路。
但是,要外交解决争端,往往双方都需要做出让步。目前看来,中方不愿意单方面停止在洞朗修路,而印方也无意单方面从争议地区撤军。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在《凤凰网》发表文章说,即便印度此次撤军,仍旧留下来年继续发生对峙的可能性。要实现撤军与争议的同步解决,可能是无法实现的。
林民旺说,从现在看来,双方最可能的选择也许会是"搁置争议,冻结现状"。
长期僵持
如果洞朗争议迟迟不能得到外交解决,双方在当地长期僵持,这个结果中方很难接受。
中方已经屡放重话,要印方不要"以拖待变"。在这种情况下,容许印军长期停留,很难向国内公众交待。因此,中国有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向印方施压。
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在《印度快报》著文说,中国可能会在洞朗对峙前线的后方、但仍属争议领土的位置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RUSI)高级研究员沙善•乔希(Shashank Joshi)在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解读者"博客上写道,中国还可能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的沿线多个地点采取行动,比如越界或修建工事。
乔希说,中国也可能会加强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增加在印度洋的海军行动,进一步与尼泊尔、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发展关系等。
小规模冲突
如果争端长期不能解决,中国方面会不会采用武力驱逐印度士兵呢?
《解放军报》8月7日发表题为"老祖宗留下的国土,一寸也不能丢"的评论文章说:"中国军队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地区和平稳定出发,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守土有责的人民军队会用忠诚和胜利作出回答。"
中国政府和军方不断发出强硬表态,显示中方会考虑用武力解决问题,因此发生类似中苏"珍宝岛事件"的小规模边境冲突不是没有可能。
但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的乔希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印度军方最近并未发现驻扎在西藏的中国军队有任何异动。
而且,他认为,印军在洞朗附近有好几个山地师,印军在印度东北部的军力也有大幅度提升,所以解放军不一定能够迅速取胜。而如果不能速胜,就不得不扩大战争。
局部战争
中印之间会发生战争?多数评论家都认为几乎不可能,因为战争对双方的影响都太大了。
仅就中国而言,一旦发生战争,中国的国际形象会受损,国际间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意图会产生疑问,"一带一路"战略也会受到阻挠。
但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高龙江(John Garver)认为,中印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中国可能有"教训"印度的动机。
高龙江在《南华早报》撰文说,从北京的角度看,印度与日本和美国越走越近,试图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崛起。
同时,印度不像日本,与美国并无正式盟友关系,因此是"遏制中国"的包围圈中的"最弱一环"。中国或许希望在印度军力仍然较弱的阶段对其"教训"一下。
当然,印度方面也可能挑起战争。研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权威战史专家、澳大利亚籍英国记者内维尔•马克斯维尔(Neville Maxwell)认为,印度国内对中国存在敌对情绪和"扭曲的群体受害者心态",使政府难以扭转政策,无条件进行中印边界谈判。
因此,他说,"第二次中印战争"并非没有可能。
大规模战争
一旦中印之间发生局部战争,就很难预测战争的走向。
两个核大国在战争状态下,能否保持足够的理智,避免冲突扩大化,甚至引发核大战?这样的前景,让人想都不敢想。
正因为这种前景的可怕,所以多数人还是认为中印双方会尽量避免使用武力,以防冲突扩大化。
来源:BBC
via 英媒分析:中印形势发展的五种可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