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笼罩朝鲜半岛的核武危机似随着韩朝领导人在板门店举行的历史性会晤烟消云散。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韩国领导人文在寅4月27日执手跨过“三八线”。双方共同签署了《板门店宣言》,宣布半岛不再有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关联,中国与朝核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韩朝关系改变后,中共将面临新的半岛局势。
中国与朝鲜半岛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文安立(Odd Arne Westad)认为,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文化、共同的敌人、意识形态为基石。
19世纪末以前,二者的关系以“文化”为基石。朝鲜精英崇尚中国文化,派遣学生到中原王朝学习,模仿中国的治理体系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哈佛大学的另一位中国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 Fairbank)曾以“朝贡体系”(tributary state)概括中原王朝和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包括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即朝鲜每年派使臣进京朝拜、进贡,中原王朝则以更为贵重的礼物还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朝鲜的内政。
19世纪末之后,清朝的衰微和日本的崛起动摇了这种以文化为基石的关系。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基础变成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1910到1945年间,日本殖民朝鲜半岛。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日本以殖民朝鲜半岛为跳板,意在为进入中国打下经济和军事上的基础,故而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十分严苛,如没收朝鲜农民的土地,并将其所有权转让给移民到朝鲜的日本农民。
中共建政后,中共和朝鲜半岛“同仇敌忾”的关系之上又加了一层“意识形态”的亲近。50年代初期中共因担心“唇亡齿寒”而在朝鲜战争中出兵支持金日成,而中苏关系破裂后朝鲜也基本保持了和中共的密切关系。
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朝鲜拥核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这种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关系越发显得矛盾重重。
经贸和韩国文化:中共和朝鲜半岛关系新基石?
这次朝韩峰会除了和平承诺外,另一个共识是韩国承诺不改变朝鲜政权,因此韩朝短期内并不寻求统一,朝鲜仍然可以维持目前的威权政体。
金正恩在这次韩朝峰会前突访北京,缓和了中朝两国在过去六年里的冷淡关系,有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中共面对半岛新局面仍将站在朝鲜一边与美国和韩国分庭抗礼?
文安立教授认为中共短期的战略利益和长期的战略利益是互相矛盾的。
文安立教授说:“中共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清楚地知道,朝鲜的威权体制是无法长久的。但中共希望(朝鲜政权)的垮台来得晚一些。”
文安立教授认为,即使朝韩短期内无法统一,长期看来朝鲜半岛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熔合,中国大陆与韩国的经贸往来和韩国对中国大陆的文化输出将成为重塑中国大陆与半岛关系的基石。
他说:“从电视剧到流行乐,韩国文化对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影响比朝鲜的意识形态要重大得多,而且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也在中国大陆对外交往中占重要作用。”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刊登在香港媒体端传媒上署名“白信”的评论文章写道,中共仍然希望朝鲜维持威权体制,并将扶植朝鲜,以期最终形成类似东德与西德那样民主和威权共存的局面。
文章写道,中共支持朝鲜改革开放、为朝韩峰会背书“与中共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对全球范围内威权国家的支持密不可分,朝鲜也因弃核和南北关系缓和,而重新变为中共新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文章认为,中共将防止朝鲜倒向美国,“也只有从中朝在威权主义的相互支持意义上,才能理解中朝关系在新基础上的改善。”
来源:美国之音
via 韩朝首脑峰会后的半岛 中共如何面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