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

贸易战压力太大?央行高官怒批财政政策“耍流氓”

中美贸易战阴云笼罩下,中国经济风险大增。(AP)
阴云笼罩下,经济风险大增。(AP)

记者/主持人:杨正

来源:希望之声  (记者杨正综合报导)在中美贸易战随时面临升级的阴云笼罩之下,中国经济风险也随之大增。英媒今日(16日)披露,中共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部门——央行和财政部已开始为各自的政策率先背书了。

中共财政科学院13日下午发布了中共财政政策报告的财政蓝皮书,称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着,并极为乐观地预计2018年将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增长较快。

据路透社报道,以点评专家参会的中共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则对财政部蓝皮书提出异议,直批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甚至是紧缩的。

徐忠称,“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即使按照一些财政专家所测算的,实际的赤字率可能达到3%,那也不是积极的。因为对地方债务控制后,总的财政政策不可能积极。用我一位同事的话讲,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徐忠直言,“中国的财政体制脱胎于计划体制,财政政策制定实际是分散在多个部门,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立场出发制定政策,公共财政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他认为,就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而言,在健全的财理结构里有相当部分内容应该是制衡。金融危机反映出,每个经济体都要防止政府乱花钱。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监督。没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事实上监督制衡无法实现。

他还指出,财政支出以应对短期问题为主,缺少对长期问题考虑的财政制度设计。近几年减税政策不少,但是企业和居民缺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的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对于眼下中国的金融乱象和庞大的地方债务风险,徐忠认为实际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和整个体制机制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杠杆是被动加起来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规模扩张、杠杆率攀升的结果。

他认为,为了增强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的,必须以财政资金真实地向国有金融机构注入资本。“从金融业的角度看,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有的是自己为自己注资,有的注资早已消耗殆尽。之前的历次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特别国债’实际是在央行的帮助下财政发债银行买、银行自己为自己注资,没有真正增强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

曾担任过中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贺悭则对徐忠的发言表示,“我想目的是将金融危机转嫁为财政危机,至少也希望分担责任。”

贺悭认为,中国如果出现危机将是“政府债务危机”。因为金融资本出资人,主要债务人——国企、地方政府以有政府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属于政府行为。如果追责,当前经济杠杆大,“在泡沫中狂欢”的主要是央行的责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via 贸易战压力太大?央行高官怒批财政政策“耍流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