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德国之声
作者: 任琛
2018年9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会议)期间出现了Google标志。(路透社)
最新消息显示,谷歌为重返中国市场酝酿的搜索服务“蜻蜓”可以从技术上收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搜索历史记录,让中国当局追踪查询敏感信息的用户成为可能。技术专家表示,这在中国早已经是家常便饭。问题是会有多少中国用户会选择“阉割版”的谷歌。
以公开报道美国政府国防及情报机构机密信息而闻名的线上媒体The Intercept日前发表报道称,谷歌即将在中国推出的名为“蜻蜓”(Dragonfly)的搜索安桌手机应用中,加入获取用户手机号码的功能。如此一来,该手机用户的在搜索功能中键入的关键词,以及搜索历史从技术上来说就有被追踪和存储的可能。
The Intercept援引知情人士做出了上述报道。早在今年8月初,该线上媒体就曾引述谷歌内部文件及知情人士报导称,Alphabet旗下谷歌正在准备为中国推出审查版的搜索应用,将屏敝一些网站及特定搜索词汇。报导称,这项计划的代号为“Dragonfly”,自2017年春季开始进行。
报导称,谷歌首席执行官(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及中国政府一名高层官员在12月进行会谈后,计划加速进展。谷歌一直不愿就相关消息予以置评,但曾表示已在中国推出多项移动App,并与当地开发者合作,以维持在中国的业务。针对最新有关在中国推出的手机APP会获取用户手机号码的报道,谷歌也没有回复包括转载媒体“The Verge”在内的置评要求。
习以为常
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生活在北京的APP技术专家科比向德国之声表示,安桌本身就是由谷歌主力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安桌以及其系统内的APP能够获得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搜索浏览内容,早已经是“正常”的事情。中国现有的其它各大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例如百度,都会通过包括浏览器产生的Cookie等技术手段收集用户搜索信息。关键是所有APP应用软件或网页服务提供商都会在用户使用前要求其认可隐私协议。而像收集用户手机号码及搜索浏览内容等信息的条款可能会被写在隐私协议中非常“不起眼”的位置。
另据The Intercept的报道,谷歌已经为酝酿中的“蜻蜓”创建了一个敏感词“黑名单”(Blacklist),包括例如“人权”、“学生抗议”、以及“诺贝尔奖”这样的中文词汇。有国际人权组织对此提出批评,指出谷歌这样做可能让它成为侵犯人权行为的直接帮凶。批评一方提出的核心问题是,除了对内容的审查以外,谷歌在中国大陆存储的数据有可能被交给中国当局,而后者关注的调查目标经常是政治活动人士和记者。
就此科比表示,虽然手机应用获取用户手机号码在中国大陆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APP的运营方无法获得手机号码拥有者的真实身份信息。而从理论以及中国现有的互联网监管制度来说,中国当局可以让所有在中国从事手机APP开发的企业向政府或安全部门递交用户的使用信息。对于中国的国安部门来说,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及搜索记录信息,从而追溯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可以轻易实现的。
人权观察组织的高级研究员向The Intercept表示:“从隐私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这种邦定用户手机号码的APP可以“更详细的跟踪和分析人们的行为……把电话号码和搜索历史结合在一起的做法会让人们更难以躲避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那种政府过度监督。”
变身“蜻蜓”的谷歌能否赢得用户?
2010年,谷歌公司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关闭了其中国版网页搜索服务。专用香港域名及服务器为简体中文用户提共服务。此举当时被广泛认为是谷歌不原意服从中国的审查制度,向其发起抗议的一种义举。如今在谷歌欲推出“阉割版”搜索应用,重返中国大陆市场等消息广泛传播的背景下,有报道称谷歌内部已经有5名高级科研人员辞职。其中一位名为保罗逊(Jack Poulson)的工程师告诉The Intercept,他在辞职信中表示:“我认为我们有意向审查和监督的要求投降,以换取中国市场的做法简直就是葬送了我们的价值观,并且降低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和政府谈判时的地位。”
但在科比看来,谷歌现在努力重返中国大陆,尤其是推出“阉割版”的互联网搜索服务,不会给其带来多大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会有多少用户使用它的服务,都是一个未知数。“它(谷歌)现在就是占个席位而以,因为它任何本地化的内容都不如中国国内现有的服务提供方。”同时,谷歌也无法和那些“打擦边球”的公司共同竞争。科比的疑问是:谷歌中国版搜索应用的价值何在?“它能提供什么更牛逼的东西吗?又不能’越狱’,所以市场价值比较低。”
via 阉割版谷歌变身“蜻蜓” 隐私保护受质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