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法广
作者: 安德烈
一篇署名吴小平的‘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制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在中国触发全社会神经,就连官方媒体最后也几乎全体登场灭火。
文章9月11日发表之时,正逢中美商贸战方兴未艾,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滑压力,私营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困难,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代表性的民企接连出事……吴文这样鼓吹私有经济退场,自然会引起社会骚动。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中,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面对当今国运之争,当前强国之战,国家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必须统筹发展,必须令行禁止。”并称:“私营企业,有其优势,有其劣根。”
官媒立刻出动,稳定民心。经济日报13日发文批评吴文论点“荒谬”,是“自以为是的奇葩论调”,当晚,人民日报头条发出私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退场的署名文章。批评这一言论“制造市场恐慌情绪”,官方公众号“长安剑”13日甚至质问:“私营经济立场,谁开历史倒车,谁就是人民和国家公敌”。新京报说吴小平的网文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种错误思潮”。
官媒反驳,舆情难平。为什么?事情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既然社会上有那么“一种错误思潮”,从何而来?分析者指这与习近平登台几年以来强化集权有重大关系,中国高层新制定的经济政策也明明写着“加大中央集权”,吴小平的文章至少是揣测中央意图而来。
吴文的论据,之所以要强化公有经济,是因为中美“强国之战”,是因为这场战争涉及到“国运之争”,这些话,大约从某种程度上透出北京当局的某些意图,也显示出高层的不安。他们口头上强硬,实际上对打胜这场商贸战有多大把握?
社会层面产生的恐慌,显然与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一系列向左转做法有关,也跟私营经济的处境及多位商界大佬最近频出状况有关。有分析指出,中国私营企业正处于七八年邓小平推动改革以来的最困难时期,民企即使再有成就也生存艰难,代表性民企大佬连连出事。万达、安邦、复星、海航都是很好的例子,明天系的肖建华一夜失踪,安邦董事长吴小晖的安邦一夜之间被官方接管,阿里巴巴支付宝也传出即将国有化的说法,国有化的阴影像幽灵,肥羊迟早会被当局宰杀的说法不断。
今年是邓小平启动的经济改革四十周年,但是,许多分析者认为习近平与中共经济改革鼻祖邓小平精神上也是越离越远,邓小平说改革开放,党政分开,集体领导,废除领导人终身制,习近平搞的是向毛泽东时代靠拢,党的一元化,一人独裁,修宪废除领导人任期制。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民营经济难免会担心有一天会遭厄运。北京当局似乎对此有相当认识,人民日报从14日起,有针对地发表“总书记发出深化改革动员令”系列报道,文中引述多人意见,称赞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家”,“总书记是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他的改革开放思想和小平同志一脉相承,而且是创新发展的。”
如何理解当局对私营经济的态度,政治观察人士胡平分析:“鉴于毛时代的惨痛教训,现今的中共当局深知私有经济最富活力,它还需要私有经济发挥积极性,因此并不打算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但由于私营企业的私人性,不在当局直接掌控之内,又让当局感到不放心,因此它要给私企塞进一个坐探,套上一个紧箍咒。”中国独立观察家邓聿文认为,私营企业占据中国半壁江山,若使其半死不活,谁来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和政府的税收问题。因为,“不管中国领导人对私营经济真实的态度如何,任何在文本和政治上动摇私营经济的做法,都会引起社会海啸…”
也有论者认为,一篇文章差一点引起一场“海啸”,预示高度集权下中国社会的神经相当地脆弱。经济下滑,商战正隆,当局大约不希望让占半壁江山的私营经济也加入到对抗阵营。民间的反应则似乎显示,有关毛时代以“一大二公”,“公私合营”之名宰割消灭私有经济,鄙视甚至没收私有财产的那段可怕的历史记忆,又在人们的脑中复活。
via 私有经济退场论为何在中国引起恐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