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发生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码头的碳九泄漏事故,导致村民损失惨重。(受访者提供)
福建省东港石化公司泄漏碳九芳烃事故不断发酵,最新官方通报称,该公司实际泄漏了69.1吨碳九,但公司恶意串通、伪造证据,仅上报了6.97吨的外泄漏量,多达62.1吨的外泄量没有上报。数字相差之大震惊社会。
但官方通告只强调了涉事企业的责任,引发网民不满和炮轰。早前泄漏事故发生后,大陆百度和微博上相关热搜被撤,当地警方精准“抓嫖”陆媒采访记者,地方环保局说第二天当地空气质量就恢复正常等一系列事件,显示当局也曾全力阻止该事故被曝光。
“企业开会串通瞒报”
11月25日,福建泉州市政府新闻办发布通告,通报了泉港区碳九泄漏事故调查和后续处置情况。
通报说,11月3日晚,宁波舟山通州船务有限公司“天桐1号”油轮靠泊东港石化公司码头,在接运东港石化公司工业用裂解碳九的过程中,操作员不仅违规使用了长期处于故障状态的码头吊机,而且还违规操作,把连接船舶和岸上储油罐的输油软管用绳索固定。
11月4日凌晨,随着潮位降低、船重增加,船体不断下沉,连接岸、船的软管也随之不断下拉,但由于输油软管两端都被绳索固定,致使下拉的长度受限;在强大拉力下,软管于0时58分许被拉裂,导致碳九外泄。
碳九外泄后,东港石化公司法人代表黄某仁至少召开两次相关会议,要求员工和涉事人员严守泄漏量为6.97吨的底线;东港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雷某华还与船长黄某杰恶意串通,要求对外统一宣称事故原因为“垫片老化、破损,泄漏量为6.97吨”。
通报说,但碳九实际泄漏了69.1吨。因为东港石化公没有把约32.4吨的管道物料计入泄漏量;同时,储罐装入三车(89吨)的裂解碳九物料,但公司少登记一车,因此又少报了29.7吨泄漏量。
通报称,“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企业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主体责任不落实导致”,另外,也有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履职不到位”。
目前,东港石化公司法人代表黄某仁等6名企业人员和“天桐1号”油轮值班水手长叶某彪等4名操作人员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黄某仁等7名直接责任人被批捕。数名泉港当地官员被“处理”,一人免职,3人停职,一人做检查。
究竟谁在瞒报?
对于官方片面强调的涉案企业涉嫌瞒报、串通,而弱化政府的责任等说辞,引发网民的普遍不满:
“那么严重的泄露没有上热搜,仅仅是企业瞒报?”
“这企业成精了吗,能瞒报,又能大面积删帖,还能指使公安精准抓嫖。”
“没有政府打掩护?后面没有靠山,敢隐瞒?别逗了,查查政府吧。”
“当初可是官方政府通报说泄露6.97吨,第二天也是官方通报说基本清理完毕,如果说东港石化背后没有一个大官靠山我们是不相信的。”
“能捂就捂,捂不住就盖,盖不住就瞒。瞒不住就推。推不了才查……”
据早前媒体报导,碳九泄漏后,财新记者周辰很快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导。但她在11日采访时,先是被腰挂执法记录仪的人员跟踪,当晚又有泉港区宣传部的官员邀请她到其所住的酒店楼下与宣传部长见面,周辰婉拒后,当天晚上她也被地方警方精准“抓嫖”。
此外,泄漏发生后,在当地民众猜疑和恐慌中时,当地政府宣称泉港城区的大气指标第二天就大致恢复正常。有村民拍到事发当晚,碳九泄漏后环保局大楼外有高压水枪喷水,质疑是为了(仪器测试)数据造假。
同时,附近的村民们8日对记者表示,从4日至8日,已数天过去,事发地附近的空气还可以闻到刺鼻的气味,海面上的污染物并没有彻底清除。
“碳九芳烃”的主要成分为异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茚、均三甲苯、偏三甲苯、连三甲苯等,都是一些有毒、致癌物质。泄漏当日凌晨,泉州泉港区即弥漫呛鼻气味,很多人头晕、恶心、咽部不适,多位村民因接触泄漏物后身体不适入院。同时,泉港海面有大片黄褐色油污状物质,渔排泡沫被泄漏物腐蚀,海面上漂著死鱼。官方通报称,院方已经接治了69名南埔镇、后龙镇等沿海一带接触泄漏裂解碳九的民众。
来源:大纪元记者文朴报导
via 福建碳九泄漏瞒报近10倍 仅是企业串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