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络购物界已经结束,阿里巴巴等诸多电商企业纷纷亮出创纪录的成交额。不过,在光鲜的数据背后,“双十一”的一些难掩尴尬也浮出水面。
成交额“注水”
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天猫号称在2018年打破多项记录,成交额突破2000亿,较去年增长约27%等。不过,业界指出,阿里方面公布这些记录的数据其实本身就含有水分。
陆媒“运营研究社”指出,天猫平台公布数据的时候说的是2135亿元成交额,而“成交额”这个词在电商网站的定义里是网站成交金额(GMV),是拍下订单的金额,包含付款和未付款的部分,只要有订单号生产,即使未经付款,也会计入成交额中。
针对成交额不实和潜在的伪造成交额(刷单)问题,中共党媒新华网曾在2017年转载了陆媒报道某上市公司深圳代理“双11”刷单的全过程。报道称,这一刷单操作最终参与人数超过200人,目的是制造成交量。
“据工作人员介绍,..电商平台的成员几乎一律参与,而且还发动了身边亲朋来协助。最后他们向电商部门所做的汇报是这样的“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全体出动,刷了近600万的量”…“自己操作过才知道破亿是多么虚伪的数字”,报道称。
曾被中共新华网转载的刷单群截图
不过,揭露刷单、伪造成交额的消息却再也没有在今年的新华网和其他陆媒上出现。双十一过后,新华网的报道已经较去年转了180度,大肆宣传双十一“买买买”,海外也在买,“热度持续‘爆表’,消费额度‘十连涨’”。大陆媒体媒也似乎统一了口径,不再报道国内各大电商之间的成交额之争与背后黑幕,一致夸赞成交额创纪录的结果。
“史上最敷衍的双十一”
不少民众在经历了“双十一”网购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2018年的“双十一”是“史上最敷衍的双十一”。不少用户表示,天猫、京东等平台推出的活动较往年相比显得相当的敷衍,服务也很“不走心”。
有网友表示,2018年的阿里的活动似乎开始模仿拼多多,节前节后提供来自好友的轰炸性红包骚扰,堪称消耗人际关系之最。虽然有打折,但算到最后发现只得到了琐碎的折扣,也较往年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从事金融行业的林安娜告诉《纽约时报》,“双11”的促销活动变得越来越繁琐。“就是太麻烦了,不值得花那个功夫,”林安娜说,“老实说,我甚至都觉得,给你设置这么多数学题,就是为了隐藏根本没优惠多少的事实”。
在服务方面,阿里旗下平台天猫的退款崩溃、11月11日当日禁止退单等等问题都在2018年踊跃出现,“#淘宝退款系统崩了”还在12日上了百度等媒体热搜榜的第一名。
“运营研究社”引用网友的话,此前阿里旗下的平台在双十一期间运作都是超凡的好,一直没出过差错,可是偏偏在2018年度,购买系统没问题,但是退款系统崩溃了,显示无法打开。
网友截图购物网站崩溃的界面(网络图片)
有评论认为,这就是明摆着不想让你退,准买不准退。
此外,还有节前涨价等等长期问题,无法细数。不少网民留言感叹道,不少情况就是“中国人骗中国人”。
难掩消费放缓
在陆媒对“双十一”的一致称赞中,有外媒质疑,在中国GDP增速大幅度下滑的现在,这样的“狂欢”不知能有多久。
《纽约时报》形容说,阿里巴巴的炒作可以说是成功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放缓,(双十一)这一天就好像是在一艘在冰山附近的船上举行派对”。
报道称,面对经济收紧,不少热衷于消费的年轻人也表示,自己已经变得自律了。来自西安,就职于上海的26岁女生杨荪告诉《纽约时报》,“双11”的折扣已经无法对她产生吸引,“等待一整年去购买想要的东西”。而24岁的工程师王辛则认为,“双11”没啥意思,现在都是在线下购物。
全球咨询公司奥纬咨询近期调查显示,三成的中国大陆消费者对“双11”购物节已经感到疲劳。路透社报导提到,有30%的受访者表示,将减少消费。在90后消费者受访群体里这一比例要更高,占38%。
来源:希望之声凌杉综合报导
via “双11”网购数据光鲜 背后却有这些难掩尴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