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东盟峰会(ASEAN)正在新加坡举行,虽然中美不是成员国,但各自派人出席,在中美贸易战阴霾下,外界把会议的关注焦点放在贸易议题上。
抗衡保护主义
东盟成立于1967年,有十个东南亚的成员国,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文莱和柬埔寨,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平台。是次峰会除了成员国以外,中国大陆、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等也派人出席。
中共总理李克强12日(周一)起访问新加坡,出席东盟-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及东亚峰会。
经贸及南海问题是会谈重点。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开幕时就明言,东盟国家要更加团结,面对挑战,坚守多边主义原则。
李克强在一场讲座中发表了有关经贸的发言,再次重申中共在贸易的主张。他说,中方主张自由贸易,贸易如果不公正不公平,是不可能持续的,而在全球化进程和自由贸易出现的问题,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推进改革的方式去解决,但不能违背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基本规则,更不能另起炉灶。
李克强强调,有关会议将进一步推动中共和东盟关系的发展,并希望能在2019年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他说,今年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方会采用互利、灵活的态度同各方继续推进谈判。
RCEP包括东盟十国、中日韩、印度及澳洲,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协定提倡成员国互相开放市场,形成区内经济一体化,希望整合共同市场吸引外资,提高区内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日本共同社报道,这份协定被视为可以对抗保护主义的核心,但过去5年谈判没有重大进展,报道引述谈判消息人士说,印度不想大幅削减关税,日澳希望在电子商务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各方仍然有所分歧。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许桢认为,中国大陆较先进的技术、货物及服务在进入西方或日本较完善的经济体时,会遇上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障碍,但东盟国家对中国大陆投资进入其市场,并不太抗拒。这份协定有助中国大陆升级转型,可以找一些周边国家率先“试水温”,先向这些国家出口有少许科技水平的产品,而这些中小型的市场,或有助缓解中国大陆经济下行压力,亦可以在舆论声势上,提振依赖出口的中国大陆企业的信心。
他说,中美贸易战警醒了中共在贸易上有一些承诺没有做到,如果从中反省和改革,有可能令中共重建与东盟国家的互信。
南海问题
另一会议焦点是南海问题。中共总理李克强说,当前南海局势趋稳趋缓,争取未来3年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助力地区和平与发展。
中共与东盟在8月已经就单一协商文本草案达成共识,谈判以这份草案为基础。
新华社当时报道,这份文本提议,海域内各国应共同举行联合军演,并坚持区域外的国家不得参加,被观察人士形容是针对美国,想把美国势力赶出南海。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菲律宾媒体表示,《准则》是希望中共告诉东南亚国家,在该处如何避免冲突,包括和平解决纷争、自我克制及确保船只及飞机,可按国际法有航行自由,菲方已做好准备,希望透过谈判尽早有共识。
“我想告诉中共,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南海行为准则》,你现在在该处,占领了那儿,告诉我们应该有哪条航线可以用,”杜特尔特说。
9月30日,美军一艘驱逐舰“迪凯特”号现身南海争议岛礁附近海域,并进入中共声称拥有主权的南沙群岛南熏礁和赤瓜礁12海里范围内,“迪凯特”号舰长称中共驱逐舰靠近美舰船头,相距仅41米,迫使“迪凯特”号“采取技术动作以防撞击”。
这是美国军舰6个月内驶入有关范围。美军称行动符合国际法,中共国防部指美军严重威胁中共的主权和安全。
早前举行的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美国防长马蒂斯重申美国的观点,认为美国可以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航行、航海,美国对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太平洋的追求是不可动摇的。
但中共国务委员杨洁篪反驳称,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任何借口在这个地区搞军事化。在这个地区,并不存在所谓妨碍自由航行的问题。
智明研究所总监许桢认为,南海附近与东北亚有分别,该区不见有国家会充当美国的“代理人”,所以能否就《准则》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中共、菲律宾、越南和印尼关系上会否存在暗涌,如果各国在经济、民生上有基础互信,达成协议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来源:BBC
via 中美贸易战、南海问题阴霾下的东盟会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