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异议作家张先痴
中国大陆异议作家张先痴2月21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他因被打成右派,曾先后被劳教、服刑长达23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获得平反后,他撰写了《格拉古轶事》、《格拉古实录》和《格拉古梦魇》描述他个人所受经历的格拉古系列三部曲。
综合维权网和独立中文笔会的消息,2月23日上午,在成都市殡仪馆举行的告别张先痴老先生的仪式,受到成都警方和民宗局的干扰和阻挠。警方阻止了林和生长老到成都市殡仪馆为张先痴主持送别仪式,最后由生命之泉教会的查常平长老主持了证道仪式。
当局也以“安全考量”为由扣留其义子卢钢直至2月23日上午10点后,才准其出席其义父张先痴的告别仪式。
中国大陆异议作家张先痴2月21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
在中共官员和警察的严密监控下,众多教友送别。
据独立中文笔会的介绍,张先痴原名张先知,1934年3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冈的官宦之家。其父张家驹先生官至国军少将、中统华中区负责人、中央警察总署副署长,1949年后留在中国大陆,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被中共杀害。
1949年他与家庭决裂,加入中共的第二野战军,随后加入共青团。1954年“被复员”到四川省南充县政府民政科工作。
1957年,张先痴在反右运动中因为向中共提建议而被划为“右派”,并因“不认罪”而被定位成“混入革命阵线的极右分子”而被判5年劳教管制。张先痴劳教期间修铁路三年七个月后,因不堪忍受饥饿与肉刑而越狱逃跑,两个月后被抓获,并以“叛国投敌罪”被判刑18年,随后被押往四川大凉山雷马屏劳改农场劳改。
直到1980年8月,46岁的张先痴获得“彻底平反,无罪释放”,并被恢复公职。
出狱后的张先痴对历史与政治、理想与现实、人性与良知、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进行反思,并决心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纪实性文学的方式呈现给世人,于是创作出版了格拉古系列三部曲。
独立中文笔会的悼词指出,格拉古可谓中国式古拉格之称。《古拉格群岛》是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的知名著作,揭露了斯大林时期前苏联的极端残忍、恐怖和黑暗。张先痴的这三部曲用惊人的真实细节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右派”炼狱纪实文本。
四川活动人士谭作人是张先痴的好友,谭作人表示,张先痴的三部曲不仅仅是对反右期间知识分子所受之苦的纪实,而且他还就国家和民族前途作了探讨。
晚年时期的张先痴依然热心公益,还经常参与各种民间维权活动。张先痴也曾在2009年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席中国大陆“反右运动”研讨会,并发表精彩演讲。
书写所经历的苦难是知识分子的责任
2007年前,张先痴创作的《格拉古轶事》一书在美国出版。张先痴当时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写出他们过去遭受的苦难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回忆其在劳改农场度过的23年,张先痴感叹他们遭受到的首先是“精神上的凌迟”,如同“清朝时身上刮肉的那个凌迟,那种残忍”。此外,更要遭受不堪忍受的肉体上的虐待和摧残。
张先痴说:“我受过的肉刑,简直不胜枚举,我书里面都描写过很多,比方‘假枪毙’,用绳子捆起来,周身起水疱,我曾经被捆倒在草里面,简直是非常疼痛。有时候回忆起来简直是一种不堪设想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还有饥饿,饥饿时常常需要用自己的尊严去换取一口饭。”
张先痴说,还在劳改农场时,他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一切写出来。取名“格拉古”是因为他认为中国大陆的劳改农场与前苏联的“古拉格”相类似,但也有中国的特色。张先痴直言他有责任把他们这些人所遭受的苦难写出来警示后人。
张先痴:“现在我们国家推行的掩盖历史,不让后人知道我们曾经有过多么深重的苦难。这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而我一定要很诚实地把生活当中丑恶的东西揭示出来,我认为这是知识分子的一个责任。”
来源:大纪元
via “右派”炼狱记录者张先痴去世 葬礼被干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