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六四30周年:选择不沉默 坚持说真相

来源: 德国之声 作者: 黄颖 香港六四纪念馆(路透社)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在事件日渐远去、年轻一代要求与中国民主割裂的呼声下,30年来一直在香港筹办纪念运动的香港支联会本5月12日举办座谈会,分析香港过去30年在八九民运所扮演的角色及意义,并审视如何保存真相、传承记忆至下一代。

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题为“八九民运与香港角色”的座谈会,邀请了多名六四期间曾赴参与、采访六四事件的见证者,包括《星岛晚报》梁慧珉、当年《文汇报》驻京刘锐绍,当年上京声援的香港大学生林耀强、神父夏其龙、前中大学生会会长王澄烽以及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副主席蔡耀昌等。

支联会也于会上首度发表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的《六四随笔》发言稿。鲍彤形容,“六四”在中国已演变成一种“顺党者昌逆党者亡”制度。

顺党者昌逆党者亡

现年86岁的鲍彤在《六四随笔》发言稿上表示:“六四”不是过去的噩梦,而是一系列现实的存在,是一个大“天安门事件”和其后千千万万个“小事件”的总和。鲍彤强调,“’六四’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制度,那就是,领导一切的中共有权动用军警,对公民实施国家暴力镇压,在这个制度下,为维护合法权益而进行和平请愿的公民,必须是国家暴力镇压的对象。”

鲍彤重申,“自从’六四’到现在,的集体维权行动,几乎没有不遭国家暴力镇压的。而’顺党者昌逆党者亡’支配着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政府、军队、科技、宗教、艺术、生财、娱乐、教育、传播、监控…总而言之,一切领域都姓党。”

鲍彤又指出,“在高技术的监控下,’顺党者昌逆党者亡’的铁律,也就必然严严密密地支配着每个中国人的一生,支配他们的生老病死,富贵贫贱,祸福凶吉。大陆如此,香港也必须如此;不知道人愿意不愿意如此。对未来的一代代新人,都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法炮制,控制他们的灵魂。”

他更提醒港人、呼吁港人厘清六四事件的脉络,“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现状和前途”。

记者扮演传承角色

六四当年任职于《星岛晚报》的记者梁慧珉忆述,由1989年4月至6月4日一直留守于北京,贴身采访学运。她认为当年上京采访的年青记者们都非常热血,认为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在采访期间,众多内地学生及市民,真诚希望香港传媒能把真相报导出去。而那一幅幅的历史片段、包括广场上学生絶食、开枪后一板板的木头车载着血模糊的身躯….都有赖香港传媒的广泛报导。

由于停留时间较久,梁慧珉目睹运动的发展及演变。在6月3日晚上,她与摄影师在复兴门采访,附近木樨门便是传说死伤最惨烈的广场,目睹军队坦克进城、军队开枪的经过,子弹朝着她的方向横飞,她随即用录音机录下。她认为,记者要作好承传角色,要保存事实,无负于当年北京市民及学生的托付。

过去三十年,在报导六四事件上,梁慧珉认为香港传媒从来都没有缺席,扮演着某种传承角色。

选择不沉默

1989年上京支持的香港大学生林耀强表示,和所有经历八九民运真相的人一样,每年一踏入五、六月心情都很沉重,每一次的回忆,就等于再经历一次历史的伤痛。

30年前,林耀强还是一名大学生,5月下旬赴北京支援广场的学生。当年学生誓死绝食的震撼场面,让他感动至深。多年后他仍坚持认为,那是一场学生爱国及自发的运动,当年的北京学生,是基于对国家的一种单纯热爱以反一份卑微的愿望。林耀强重申,他与许多人一样,从没想过政权会如此残酷,最终镇压学生。6月3日晚,他亲眼目睹有人饮弹身亡,包括他曾经拯救过的同学。当现今有人走出来说:北京没有死人、说屠城是谎话时,他选择从不沉默。当年那一张张善良正直的面孔,以及北京的民众、学生以生命、身体保护香港学生离开的一幕,作为知道及经历过真相的人,就有责任去坚持说出真相,因此,任何大学或小区邀请他出席讲述当年六四事件,无论大与小,他都必定岀席。

被扣多项“帽子”

当年是《文汇报》驻北京记者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1986年开始驻京,直至“六四”最后一批记者后离开。事发时他站在北京饭店门外,亲历“整幅后墙全部都是子弹洞”,更有子弹在耳边擦过。他成为当年采访六四事件的记者中唯一被通缉者,时任北京市长陈希同点名批评他是“动乱精英”,他还被扣上多项“帽子”,被视为学生运动背后的黑手,其办事处被斥为谣言集散地。讨论会上,刘锐绍将六四事件复射至现今香港争论不絶的《逃犯条例》,称:条例修订一旦通过,自己会有可能被移交回国内。

30年里,除了努力地为“六四”保留真相,刘锐绍还不断发掘“六四”不为人知的迷团及真相,包括当年出动军队数目应为35万。他指出,当今有不少人主张要遗忘“六四”,更有一些“声音”,指“六四”许多真相其实还未发现、当年记者在北京采访的报导许多不真实、甚至香港记者的报导太情绪化等…..他坚决否认这种说法。他强调,在遗忘与反遗忘的角力上,不同人应在不同岗位上,以各种方式去告诉年青人历史的真相,正如他除写文章,还写小说,甚至自填歌词,出版DVD,唱出“六四”真相。而藉六四三十周年,刘把许多迷团资料整理成即将出版的新书《炸醒我的“六四”》,努力“为六四保温”。。

行礼用诚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表示,六四事件是众多香港市民一生不会忘怀的历史记忆。他强调,这是一个扎根于香港的主体运动,絶对不是单纯的一个支持内地的运动。而香港能够坚持在每年同一天,不同背景、不分年龄的市民都集合同一地方悼念,争取平反“六四”,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传奇。

30年间,何俊仁表示,纪念之路历尽时间及时局的考验,近年伴随本土思潮和政治空间收缩,香港涌现质疑悼念六四意义的声音,以及呼吁香港不再关注六四事件。他指出,悼念六四不是行礼如仪,相反是“行礼用诚”,“祭神如神在,我们悼念死难者,正如死难者在”,而所有出席者均“彰显了人性光辉”。

另外,香港教协副会长田方泽分享香港教育界多年来也努力地传承“六四”记忆,不希望年青人遗忘“六四”事件。他表示,目前在香港中小学的中国历史、中文和通识科课纲中,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都不在教学范围内,但不少老师们仍在合适的时机下和学生分享六四历史事件

前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前会长王澄烽是近年最后一批出席烛光集会的学联学生会代表,他在座谈会上分享认识六四事件令他非常震撼,但认为悼念六四不能停留在口号层面,而需开拓更多不同方式。他表示,不要说“六四”,单是“雨伞运动”才过去5年,很多小孩及青少年都已经开始遗忘当年的运动,所以如何把过往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via 六四30周年:选择不沉默 坚持说真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