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台北“连侬墙”前一段难得的中港台青年邂逅与对话

来源:  作者: 郑仲岚 香港“反送中”(路透社)

台湾大学校门外的一条熙攘的地下通道里,近日涌现无数鹅黄布条与五彩便利贴,上面写满声援香港“反送中”运动与罢工抗议的字句。

已有台北市议员申请将地下道命名为“连侬墙”,以纪念早年东欧民运和中国改革初期的“民主墙”,以及香港“雨伞革命”时期的“连侬墙”,向千里外的香港传递台湾人对民主与自由的声援。

“连侬墙”(Lennon Wall)一词可溯源到1980年代的捷克民运。当时,捷克青年在英国摇滚巨星约翰·连侬(又译 列侬)遇刺后,开始在布拉格某处墙上张贴主张民主与自由的文宣,因而得名。连侬生前高调反对越战和强权,被年轻人视为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偶像。

香港的连侬墙最早出现于2014年的“雨伞革命”期间,其实就是抗议者粘贴标语讯息的民主墙。本次香港“反送中”活动,连侬墙再度出现。

青年的心声

家住台湾南部的女青年苏萱晏,这次专程来台北看连侬墙。她激动地写下心声,并告诉BBC记者说:“真的很担心香港的朋友”。话音未落,眼泪已夺眶而出。

大学刚毕业的陈怡妘也站在连侬墙前,希望能让香港人知道,“台湾有人在支持他们”。除了留言,她也响应为香港青年募捐,说看到很多未满18岁的香港年轻人面临难关,能帮就尽量帮。

除台湾青年之外,连侬墙前也聚有一些香港青年。

26岁的香港侨生陆天赐就忙着在那里为路人介绍:“欢迎来这边贴上便利贴留言,但请不要涂鸦”。来台湾已经七年的他,台湾口音的国语流利,乍听上去与本地人已无分别。据他讲,每每台大校务忙完后,空闲时间就会来地下道当志工。这里是他身在异乡却心系香港的地方。

见到有记者采访,另一名香港青年莫耀明,也放下一大迭“香港加油”的文宣,跑来搭话。莫先生告诉BBC中文说,这次来台出差,正逢香港罢工,觉得有必要让更多台湾人了解情况,因此就自费印了500份文宣来发放。

他很激动地说,台大附近的影印店知道他印刷目的后,免费帮他加印一倍,并转告他“香港加油”。

两岸三地青年的对话

“我是大陆来的”。

正当港台青年热络交谈之际,又一个声音加入进来。

讲话的原来是一对来自的年轻情侣中的一个。俩人客气地表示也想加入讨论。一段中港台两岸三地青年的对话,就这样在台大旁的地下道不期展开。

刚好赶上北京禁止游客来台自由行,眼前这对大陆青年是七月底最后一刻入境的。他们先在墙边仔细看着留言张贴,再过来搭话。女青年告诉BBC说,原本只是来台大附近书店找书,正好知道有连侬墙,就顺道过来看看。

这位大陆女子说,大学时就很想来台湾,这次总算攒足了钱,一偿宿愿。

她说:“以前都是抽象概念,来到这边才是真实感受”。

据大陆青年介绍,她出身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党员。但从初中起,看到学校里老师、学生都互相举报,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匮乏让她很不舒服,开始独立思考。

她接着提到,自己进入大学、来到大陆大城市,正逢2014台湾“太阳花学运”和香港“雨伞运动”。

她说:“那时翻墙还算容易,我们有看到些新闻,就很激动”。她提及,后来有些学生看得太多,一度被公安找到,抓去审讯好几个小时。

如今即将成家,这位女青年终于能与伴侣一起亲睹台湾,感触良多。她表示,在台湾碰到很多人,都愿意很真诚地倾心聊天,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单纯与信任让她感觉特别美好。

此刻她未婚夫也加入讨论说:“在大陆时都说,台湾是宝岛,但宝在哪里?我们逛了一圈后,发现真的都是宝”。

两岸三地的认知代沟

最让这对大陆青年感慨的是他们在台东旅游时一些回忆。据说,他们住在当地俗称的“外省第二代”开办的民宿。与房主聊天时惊讶发现很多台湾老一辈竟然也反对香港的抗议运动。

这位大陆女青年说:“台湾老一辈的观点是,(香港)都已经回归,一国两制了,还想怎么样?还说香港要争普选,真奇怪什么的”。

“老一辈有种莫名的家国情怀,但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其实就是不够了解,甚至觉得台湾太自由”。

台湾老一辈的情怀还让她不禁联想起小时候,她父亲听着收音机中政府保卫钓鱼岛的宣传时那种激动流泪的样子。

话题让台湾和香港的年轻人也大有同感。原来这样的代沟状态在大陆,台湾和香港都有。各路民调普遍显示,台湾老一辈较大比例都会亲中,年轻人则相反。香港亦然,老一辈亲中较多,与年轻一辈代沟深化。

台大门外地下通道中的连侬墙有很多“香港加油”的张贴(BBC)

中港台的资讯鸿沟

来到连侬墙的大陆青年仔细读看墙上便利贴许久,还不时拿出相机拍摄。

不过,他们担心照片拿回大陆,会有麻烦。大陆女青年说:“两岸文化封锁之后,我都很难知道(真实情况),来台湾也想了解真相”。即将返回大陆的她购入许多电子书,准备回大陆后好好阅读。

提及香港发生抗议,大陆青年有新的反思。她告诉BBC中文说,在大陆看电视,只会觉得很扑朔迷离,不晓得为什么香港年轻人会突然变成暴徒,搞不懂前因后果。

甚至来台湾时,家人也一度紧张,要她注意,说“香港在暴乱”。讲到这里,她无奈地长叹一声,说不知道回去怎么跟家人沟通。

香港侨生陆天赐有同感,不过他讲的资讯鸿沟在香港。他说香港也有很多老一辈只锁定一个电视台来看,只有一维视角,两代人更无法沟通。这与台湾近来爆发的所谓反“红媒”争议也有类似之处。

中港台之间的通与不通

在台北连侬墙前,陆港台年轻人的一番邂逅与对话,话题最终转到两岸三地的文化与认知鸿沟上来。

大陆青年感叹认为,中港台因为政治因素而分裂,导致不必要的误解与仇恨,错失了相互了解与理解。他们说,自己相对通融想法在大陆是很边缘的,而多数人认为“(大陆)都很厉害。日子过很好,很潇洒,懂得吃,出国度假等等”,谈到政治,大家就都住口了。

前来张贴“香港加油”的台湾青年苏萱晏说,自己去过香港四、五次,认为港人外冷内热,多交朋友后都会卸下心防。她说,这次“反送中”居然激出这么多外冷内热的香港人,甚至变成内热的怒吼。她这次来连侬墙留言,就是想跟香港人一起经历这个历史性的过程。

道别时,中港台青年相互嘱珍重,在连侬墙前留下一连串祝福。

这场不期而遇的中港台青年对话,在不经意中开始,在兴犹未尽中结束。

留下的只是一种无形的,却嵌入每人心中的一点无奈与不安。



via 台北“连侬墙”前一段难得的中港台青年邂逅与对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