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报 作者: 仇佩芬 以“反送中”开始的香港抗争延烧3个月后,在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修法后,进入争民主的延长战。(路透)
以“反送中”开始的香港抗争延烧3个月后,在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佈撤回《逃犯条例》修法之后,进入争民主的延长战。港府的权宜之计,却让北京罕见吞下撤回成命的败绩。虽然香港政府一再声称,推动《逃犯条例》修法的起因为2018年初发生在台湾的潘晓颖命案,然而知情人士指出,北京之所以要求港府推动修例,起因为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之后,中国希望在香港掌握类似的法律筹码所致。
港府为将司法权交予北京,刻意迴避徵询公众意见的程序,引发接连不断的群众抗争。香港传媒人士指出,公务体系出身的林郑月娥既缺乏政治判断力,身边又无政治型幕僚,强硬僵化的性格使她在修例问题上拒绝让步却提不出对策,演变成撤回修例亦无法停止抗争的局面,林郑月娥也同时失去港人及北京两方面的支持。
不满孟晚舟加国落网北京促修“送中条款”反制
2018年2月,港人潘晓颖在台湾遭同为香港籍的男友陈同佳杀害;由于关键证据都在台湾,台湾三度要求香港将陈同佳遣送至台湾受审,均遭港府以双方没有司法互助机制而不予回应。林郑月娥在面对立法会及公众质疑时,也一律以缺乏法律依据而拒绝作为。
然而在案件悬宕一年后,港府突然于今年2月宣佈提交《逃犯条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修正草案,将中国司法区纳入逃犯移交对象,此外也授权香港政府协助中国等司法区冻结没收在港财产。内容一经揭示,引发香港社会强烈疑虑。
知情人士指出,出现此一转折点的可能因素之一,就是2018年12月1日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兼财务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引发中国与加拿大、美国三方的外交角力。据指出,身繫中国重大机密的孟晚舟因触犯当地法律而被捕,使得中国在管辖权顺序上居于劣势,中国为求反制,相中国际重要政商人士聚集的香港佈下法网;一旦《逃犯条例》修订,中国将可藉香港特首职权,将“触犯中国法律”而身处香港的中国及外国人移送至中国受审,而这也是北京要求港府必须贯彻修例工作的原因。
事实上,孟晚舟案发生后,我方国安会除关注因此引发的中美冲突,也特别着手研究此案的法律脉络,从法律面研判美、加、中三方可能使用的策略。在中国以国家安全及贩毒等理由逮捕加拿大外交官及平民之后,我方也注意到中国正嚐试不同方式,强化外交冲突中的法律工具。
港府粗暴修法点燃“反送中”林郑顽固导致事态恶化
这样的政治盘算,却在港府推动修例过程中,引爆港人对中国人大推翻“真普选”承诺以来的强烈不满,掀起接力式的大型抗争。香港资深传媒人士指出,林郑月娥启动修例程序之后,并无预留任何协商或转圜空间;既已奉指示便要贯彻命令,这与她公务体系出身的官僚性格有关。因此在抗争升高,北京透过不同管道放话,暗示她应以完成修例为最后底限而放低姿态,她也自认奉命行事,毋须认错更不应让步,从而导致林郑与群众对立长达3个月的僵局。
在对立过程中,林郑月娥缺乏政治手腕及无幕僚可用的弱点完全曝露,加上她不谙政治操作,却有鲜明的官僚架子及虚伪作风,让她几次面对媒体都沦为公关灾难,也让港人怒火愈烧愈烈。
了解中港政治操作的人士指出,北京对已经採取的政治行动,向来没有收回成命的先例,这也是之前外界认定中国绝不可能使用“撤回修例”说法的主要原因。然而在7月下旬抗争演变为流血冲突,国际社会更将矛头直指北京之后,北京两度派韩正等高层南下指挥,香港政坛也盛传北京对林郑月娥已耐性全失,几波激烈冲突更引起国际社会高度瞩目并施压,林郑月娥在同时失去北京支持及港人信任之后,不得不重新回到两个月前撤回修例的选项。
via 北京因孟晚舟案促修“送中条例” 林郑失策引爆香港怒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