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中华民国在历史上曾两度建交和断交,维持邦交的时间非常短,但双方一直维持实质的友好关系,从政治、司法到军事都有良好的互动。
1913年德国和中华民国建交,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双方第一次断交;1921年两国复交,1941年再度断交。从此双方再没有任何正式外交。尽管如此,两国实质上有既深且广的交流。
军事合作:明德专案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的陈郴教授对“冷战时期德国在海外的军事顾问”有深入的研究。他对德国之声记者说:“当年蒋介石非常希望恢复两国的外交承认”。但因种种原因,蒋的愿望始终未实现。尽管如此,蒋还是促成了“明德专案”。1963到1975年当时的西德先后派了24位军事顾问来台;台湾也曾派25人次到西德,接受军事训练。“明德专案”的德国顾问和当时来自日本的所谓“白团”以及“美军顾问团”,并列台湾的三大外国军事顾问团。陈郴称,“明德专案”的德方负责人孟泽尔(Oskar Munzel)将军是蒋中正非常欣赏的军人典范,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中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
蒋中正的二儿子蒋纬国可谓是超级“德国军事迷”,1938年甚至曾经参加过德国合并奥地利的军事行动。蒋纬国在担任中华民国陆军装甲兵司令期间,曾经成立两个装甲司,后来实在因为台湾的岛屿地形不适合发展装甲战术,装甲司才缩编为装甲旅。
法律源自德国
前大法官李震山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称,“台湾的法系属于大陆法系,和日耳曼法系是一脉相成的”。台湾的民法典、刑法是以德国和瑞士的民法典为范本。宪法和行政法也大致源自于德国。特别是1947年12月25日正式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相当程度地等同于德国威玛宪法。原因是其中一位制宪者张君迈曾经留学德国,是他将威玛宪法引进的。
李震山强调,随着时代的演进,后来的商法、著作权法等,明显受到美国的影响,但有关原理原则还是以大陆法为基础。
分裂国家模式
早些年在台湾每当有人提起世界上的分裂国家时,总会想到东、西德。有些人希望比照东西德模式,海峡两岸可以同时进入联合国;有些人则希望循着东西德模式,海峡两岸最终可以统一。
前西德总理威利?布兰德1970年在波兰的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一事,感动许多台湾人。布兰德主张通过交往,促进双方的合作,这项主张获得许多向往统一的台湾人的认同。反对和中国大陆统一的台湾人则坚称,如果海峡两岸无可避免走向统一,无论如何要统一在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的基础上。
小选区两票制
台湾驻德代表谢志伟告诉德国之声,台湾在决定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前,参考了许多国家的制度,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的制度,后来台湾相当程度的参考了德国的制度。
李震山则透露,当初台湾会注意到德国的小选区与比例代表混合选举制度,原来是为了解决“万年国会”无法定期改选的棘手问题;当时国民大会、立法院和监察院中有许多1947年从中国大陆选出的国会代表。
这些人数十年没有改选,缺乏正当性,因此有人打算引入德国的“两票制”,一方面让国会可以全面定期改选,展现新民意,二方面让一些老代表担任不分区代表,以此解决国会无法新陈代谢的问题。2005年台湾再度修宪,正式实施“单一选区两票制”,一直运用至今。
转型正义
李震山还称,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对前东德共产党员、情治人员,法官以及过去政府的机密资料,都有非常好的处置。台湾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因此在成立转型正义委员会、党产委员会时参考了许多德国经验。李震山称,落实转型正义的目的是:告诉人民真相在哪里,以及提醒大家未来不能重蹈覆辙。
谢志伟也称,“德国转型正义的做法,对台湾影响很大。虽然有许多地方不能相比,但是本质上一样”。今年初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时,德国政府表达“德国政府无法接受用武力威胁台湾的做法”。而且在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德国代表提醒大会“世界卫生的防护网上不应该有地区被遗漏”,间接的支持了台湾想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立场。谢志伟非常感激德国的作为,并称两国在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等议题上有共同的看法。
via 当德国遇到台湾:政治司法军事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