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德国之音
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出现美元资金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对此失去控制。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让中国银行的美元资金不足以应付他们在国内和国外活动所需。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美联储有货币互换协议,但是中国和美联储没有互换协议。在新冠冲击中,中国的银行系统正在耗尽美元。
四大商业银行(中行、建设、工商、农业)的美元负债之和在2018年底超过了它们的美元资产,根据他们的年度财报。与几年前相比,情况急转直下。早在2013年,这四家加起来约有125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超过了负债,但现在他们欠债权人和客户的美元资产比欠他们的更多。
迄今为止,中国银行是这一转变的最大问题。它曾经是中国其他任何一家贷款机构中美元淨资产的持有者,但在2018年年底,中银欠下的美元负债约700亿美元,超过了它记账的美元资产。其他三家贷款机构实际上在今年年底的美元资产多于负债,儘管中国工商银行IDCBY-3.24%在2017年末出现了亏损。
中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其资产负债失衡的问题更多的是通过不在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元资金来解决。货币掉期和远期等工具在其他地方进行核算。但这种资产负债表外的借贷可能是逃逸的。正如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的那样,绝大多数货币衍生品在一年内到期,这意味着它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并可能在压力之下蒸发。
中央银行货币互换,旨在保护银行在以非本国货币贷款时免受流动性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在争取互换协议方面尤为活跃,但仍没有与美联储达成最关键的协议。
中国央行的失衡相对于其资产负债表来说是很小的,所以不应该被视为迫在眉睫的威胁。政府的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能也是紧缩时的后盾,但目前还不清楚情况会恶化到什麽程度才会允许主要商业银行使用这些外汇储备。帮助四大贷款机构的需求增加,也使得囤积的外汇储备显得不那麽可怕了。
不仅仅是中国的银行在海外放贷美元,儘管“一带一路”项目绝大多数是以美国货币融资,但这并没有帮助。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有贪婪的美金需求。
问题的根源很简单。北京希望成为海外金融大国,但很少有借款人对人民币有兴趣。大多数国际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难以兑换,而中国资产的外国所有者至多与中国的法律体系关係不确定。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元资金市场的压力。中国银行或将感受到挤压。
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流出,人民币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国内)市场的兑换比逐步扩大。5月3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在7.0906左右(支付宝),而最近一个交易日海外实际交易汇率达7.14608。在岸离岸差价的扩大,也说明了中国美元的短缺。
via 华尔街日报:中国银行正在耗尽美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