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央社 作者: 林克伦
2020年5月1日,北京(路透社)
中国疫情防控新名词“常态化”,即“流感化”婉转词。面对未来生活需纳入疫情意识,国际间对中国多了防控观念,本月下旬召开的“两会”,仅能给出再也回不去的政治新绿码。
4月30日近中午,中央社记者来到北京首都机场T3航厦,现场没有平日的人潮与车行拥挤,大厅内旅客稀落,不到高峰期的千分之一;原本要排队30分钟的E区海关安检处,只开一个柜台、旅客10根手指头数不满。
首都机场近似无人“空港”,反映出中共中央对境外输入疫情的高度担忧。北京作为首都,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武汉肺炎)疫情的“政治信心”指标,而全国政协与人大“两会”则是民众判断疫情的政治“绿码”。
中国官方为防止武汉肺炎疫情从境外输入,对飞抵北京的国际航班採“第一入境点”措施分流。图为2020年4月30日的首都机场T3航厦,几乎没有旅客。中央社记者林克伦北京摄109年5月3日
从1月23日武汉全面管制对外联络通道“封城”,首都基于“政治安全”进入北京市民所谓的“戒严”;这是一种宛如回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沉闷集体生活状态,像是大陆导演张艺谋电影“活着”情节,生存的目的仅求能活着。
在北京或是整个中国大陆,民众判断疫情的标准,并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或国家卫健委讲了什麽内容,毕竟武汉与湖北都可以隐匿疫情3週才公开;亦即,官方讲什麽不重要,做了什麽才重要。
判准有二:开学与“两会”。前者代表民众的社会生活可以进入常轨,后者是对未来的政治生活给出指引。只不过,疫情传播至全球并在3月初起接连爆发,影响面出乎中共意料、计画永远赶不上变化。
以北京为例,目前仅允许高三与初三学生先复学,按照“有序”原则,高中初中之后是小学、再来是幼儿园,至于北京市内各大学仍未确定;对市民而言,校园没有完全解封、等于疫情警报未解除,原因是中国的各级师生有3亿多人口。
全国政协与人大“两会”的召开,在中国类似打开新一年前进动力的钥匙。在疫情下的意义是当各省市自治区代表都能进京开会,意味着战疫告一段落;新的疑惑是,如果代表们也要隔离14天,那疫情现况是怎样?
目前,“常态化”是中国疫情防控策略的新词彙。新华社所属“半月谈网”曾发文解读称,社会各界如何调整心态以适应“常态化”阶段?答桉是“底线思维”,即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是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底线。
“常态化”就是“流感化”的婉转词,此为中共中央对疫情的科学判断,也是一场回不去的全新挑战。以记者的北京宿舍对面KTV为例,从春节打烊迄今近100天,何时开张?不知道;唱歌要戴口罩?不清楚。然而,民生娱乐是吸纳就业与创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重要产业。
再看国际间近期兴起的究责风潮。按照中共官场语境,武汉市委书记与湖北省委书记遭拔官已是“不言自明”的究责,问题是西方国家不吃这一套、非得要亲口说抱歉;更麻烦者,究责若是流感化、无异是常态化,中国的外部环境更难善了。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共治理”模式,能赢得西方欧美国家认可;无奈的是,各国政治人物心裡都有一把尺,2019冠状病毒疾病源自何处本是难解科学问题,关键是第一时间为何没控制疫情。
维护内外环境稳定是中共发展经济的前提,习近平这3个多月已致电地球半数国家元首,目的是外部环境维稳;然而,此前大陆一篇网文却披露,黑心商家哄抬口罩、呼吸器等防疫物资价格,市场溷乱让各国採购方“恨透了中国”。
今年的全国政协与人大“两会”分别定21日、22日召开,会议将给出政治绿色通行码,只是大陆民众都知道,2019冠状病毒疾病成为另一个看不见的“老大哥”,病毒流感化、防疫常态化意味着一切再也回不去了,真得走进了新时代。
via 武汉肺炎下的两会:民众判断疫情的政治“绿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