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来提出“地摊经济”,但随后传出中央宣传部下令禁止媒体使用“地摊经济”一词,北京官方更刊文指地摊经济“不利国家形象”,中宣部管辖的央视7日紧跟随发文称地摊经济“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也刊出题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文章,与其划清界线。一系列举动很不寻常。
央视批评李克强的地摊经济,令到大陆城市管理“功亏一篑”。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来提出“地摊经济”,但随后传出中央宣传部下令禁止媒体使用“地摊经济”一词,北京官方更刊文指地摊经济“不利国家形象”,中宣部管辖的央视7日紧跟随发文称地摊经济“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也刊出题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文章,与其划清界线。一系列举动很不寻常。
央视6月7日报导,最近北京市发布信息,重申“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针对市民反应强烈的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北京城管部门将加强执法检查,依法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
文章强调,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在疫情冲击下,要保障民生就业,最根本的应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强国内生产及消费力度。
《北京日报》7日发表评论文章指,中国城市各有定位,不能盲目跟风,北京作为首都,代表“国家形象”,因此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文章还指出,北京之前针对游商摊贩做过整治,若让“地摊经济”重回北京,可能让之前的治理成果付诸东流。
同日,《人民日报》在<人民锐评: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一文中称,“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针对官媒一系列报导,不少民众跟帖留言,有网友表示,“(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和鬼市也是地摊经济。因为管理的好,所以不乱还吸引人。所以,地摊经济不要理解为占道、脏乱差等。圈出一地,有序管理,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类项目也是可以的。”
但也有网友说,“北京不欢迎低端入口。”“这几年都是忙着把人赶走。”“放开地摊不要放开管理”。
由于网络评论争议较大,微博已关闭了相关评论区的查看权限,一些贴文也陆续遭到移除。
钜亨网分析指出,“地摊经济”在中国大陆经济遇到困境时,经常被拿来当作刺激就业的临时解药;2007年和2017年9月,中国也曾放松过对地摊的管制,虽能改善失业率,但销售方面的数据没有明确提升,显示此法能使帐面上的就业数字好看些,却无法带动经济真正成长。
不过,现在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李克强提出“地摊经济”后,似乎在中国大陆引起不小震动,中共内部也疑似出现分歧。
据《自由时报》指出,这次严禁媒体再于报导中使用“地摊经济”一词,与中共中央政治常委王沪宁脱不了关系,因为其主管中宣部。
中国政治评论者陈破空则分析,就经济路线而言,李克强主张市场经济,而习近平、王沪宁则主张计划经济,李克强的“地摊经济”等于指明中国大陆如今贫富差距太大,过去的扶贫政策已经失败。
来源:看中国
via 央视热评驳李克强 摆地摊变政治战场?(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