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中国高度期待的人失望的是,如今“北京共识”已成梦幻泡影,“华盛顿共识”还在图:翻摄自寒锋时评影像档
中国在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成长,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时许多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北京共识”对抗“华盛顿共识”的声音,也在本世纪不断被提起。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近来每下愈况,难以挽救,剑桥大学教授哈尔达(Antara Haldar)指出,“北京共识”已经消亡,新兴国家必须从中学到教训。
哈尔达教授稍早在《欧洲社会论坛》(Social Europe)发表文章,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内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高速公路、机场和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由于中国的发展似乎是“华盛顿共识”(民主治理加上自由市场是通往繁荣的唯一可能途径)的反例,被人冠上“北京共识”的封号,定位为替代乃至挑战新自由主义的方案。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玻利维亚、衣索匹亚、哈萨克斯坦和卢安达—纷纷致力效仿中国。
然而“北京共识”晚近在习近平的主政下却失去光泽。表面上看来是因为北京当局长期推行严厉的清零政策带来的后遗症,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深度观察,中国更大的问题出在沉重的债务、破纪录的青年失业率、消费者信心的暴跌(尤其是家庭支出下降和储蓄过剩)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动荡,都阻碍了经济增长,并将该国推向通货紧缩的边缘。更广泛的对全球化的抵制,包括主要经济体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努力,进一步令该国的前景黯淡。
哈尔达指出,其实中国先前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不是因为其独特的“北京共识”,而是遵守了“华尔街共识”的多条诫命。中国那些年扮演的是“世界工厂”的角色,而不是充当全球实验室或董事会。当时中国凭藉大量廉价劳动力储备,可供外国企业寻求低成本生产基地,所以能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是的,这种情况正在开始改变。但事实仍然是,中国通过制造和组装发达国家发明和设计的产品,将自己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或供应链。因此,已开发国家保留了本身作为全球资本主义引擎的角色,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只是其轮子。
哈尔达指出,所谓的“北京共识”其实只是对内国家干预更多,对外不太说教的“华盛顿共识”。众所周知,中国对待贷款和投资的接受者比西方对待其发展援助的受益者更不道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增长奇迹也带来了不平等的加剧、不完整的福利体系、诱发自杀的工作条件(例如富士康的iPhone工厂)和环境破坏。
许多人都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哈尔达提醒,这个所谓的“中国人的世纪”已经过去快1/4,真相是中国经济正深陷泥沼,“北京共识”已经消亡。她呼吁发展中国家从中记取教训,更彻底的反思发展路径,补充和推进可持续、平等经济范式的想法,而不仅仅是制造符合发达国家规格的低成本商品。随着“中国制造”标签的逐渐消失,发展中国家应该寻求利用自身的条件,而不仅仅是在产品的标签贴上自己国家的名字。
- 走投无路!中国男在韩国遗弃儿子: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
- 美国财长耶伦:美国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疲软带来的挑战
- 看衰中国经济 加拿大投资基金纷撤离
- 回到第三世界!中国经济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时事金扫描 #金然
- 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Newtalk新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